金剛除了端著的一把M240G機槍,另外還背了一支M136AT-4火箭發射器,酋長則在M40A3外又選了一把MP5K作為副武器,負重最輕的他替金剛分擔了一部分彈藥。
不同於上次從坎大哈逃亡出來,那時所有人都是不眠不休連軸轉了兩天,這次所有人吃了睡,睡了吃,養精蓄銳三天,體力和精神不可同日而語。而且,有了拉稀米德爾派出的對阿富汗南部地區非常熟悉的兩名聖戰衛隊士兵作向導,在行軍路線上會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如果可以順利避開美軍的搜索,兩天左右時間就可以和水手彙合,然後進入赫爾曼德河穀下遊,接著在塔利班控製區乘車前往伊朗邊境附近,最後趁夜色步行穿越邊境,因此體力上的問題不大。此行麵臨的最大難題的是美軍密如蛛網的空天一體偵查情報係統,如果被美國佬天上的眼睛發現,一個無人機編隊就能把所有人送回老家。所以,首要是和水手他們彙合,然後是隱蔽,其次才是趕路。
三天來,美軍搜索部隊在山區的活動不間斷地向拉稀米德爾彙集,情報之詳細讓韓振都不禁咂舌。一個連電話等最基本的現代通訊工具都沒有的準軍事組織,卻能把擁有世界上尖端科技技術應用最廣泛的美軍80%的作戰部隊置於監控之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進入特種大隊之後,韓振曾經專門學習過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的典型戰例,雖然他的學習方向和重點是山地特種作戰以及現代高科技戰爭下遊擊戰的靈活運用等非常有針對性的特種作戰科目,而非大規模現代戰爭背景下的戰術、戰略理論研習,但在學習的過程中,韓振不可避免地需要去全方位了解阿富汗地理環境與當時的整個戰爭大背景,並按照當時的戰場局勢和背景反複做沙盤推演,以深入體會當年蘇聯麵臨的問題,靈活掌握蘇軍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因此,韓振自然很清楚阿富汗複雜的山區地形對戰爭局勢的深刻影響,蘇軍裝甲部隊在阿富汗遭遇慘重失利就與此有著根本性的關係。不過,無論是多方麵的了結學習,還是實景沙盤推演,那畢竟是紙上談兵,和實地現場考察地形以及親身經曆過當時的戰爭環境、局勢完全是兩個概念,缺乏最直觀的感觸,況且,韓振也沒有參與過真正大規模、集團化現代戰爭,有些認識隻停留在很淺顯的表麵理解上。而這三天裏,由拉稀米德爾收集到的情報,再加上韓振前段時間的切身體會,完全把這些曾經的那些缺憾補上了。
正因為如此,韓振遍對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有了越發肯定的答案。
在彙總到拉稀米德爾手裏的情報中甚至對美軍行動的掌握精確到每天的推進距離,憑借這些情報,韓振就能縱覽全局,進一步推測出美軍搜索部隊的下一步行程,和他們的作戰意圖。由此,避開美軍地麵部隊的搜索,並不是難事,關鍵還在於怎樣避開空中偵查。
難怪拉稀米德爾敢帶著這麼一大票人就躲在距離拉克希丹美軍前線基地僅幾十公裏的山裏麵!拉稀米德爾對美軍的行動了如指掌,而美軍對於阿富汗山區縱橫交錯迷宮一樣的山洞卻一籌莫展,敵對雙方一個在暗,一個明,塔利班士兵愣是把一場貓捉老鼠沒有懸念的殲滅戰變成了拉鋸戰,將強大如斯的北約聯軍拖進了戰爭的泥潭進退兩難。如果基地組織不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能夠得到足夠的後勤補給,那麼戰爭的局勢可能將會是另一番光景。伊拉克當前的局勢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乃至蘇聯入侵阿富汗和越戰的曆史重演也不是不可能。
一切準備就緒,韓振再次檢查了貼身收好的《古蘭經》,連夜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