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佛屍術,南詔密宗(1 / 2)

第84章 佛屍術,南詔密宗

據說元朝末年,明朝大將藍玉來到龍尾山,也發現了瞻星台,也就是那個時候,瞻星台被焚毀,從此消失了。

龍尾山曾是南詔國都所在地,鬼十三曾經去過那裏,黃金麵具是否還在那裏,誰都不能確定,畢竟經過了多次浩劫。

龍尾山地處橫斷山脈腹地,如今屬於窮凶極惡的山區。

鬼十三得知瞻星台是一個神秘的建築,地麵是一座九層石樓,而地底下隱藏著三個地宮。

根據南詔野史的記載,大約是東漢末年,一個吐蕃和尚來到龍尾山,得到南詔王的禮遇。

吐蕃和尚在龍尾山修行,瞻星台就是那個吐蕃和尚修建的。

到了五代十國,大理國第一個國王段保隆,曾挖過瞻星台下的地宮,不料,他們接近地宮的時候,發生了塌陷,全部人都被活埋。

段保隆放棄了挖寶,不料,這瞻星台也被他下令掩埋。

鬼十三來到龍尾山,發現這裏已經是寒冬臘月,山裏間滿是紅葉,還鋪滿了皚皚白雪。

當地人告訴鬼十三,這瞻星台確實存在過,不過,它位於大山深處,無法到達。

瞻星台隱藏於一座孤立的山峰之上,這奇峰四麵都是百丈高的巨石,唯有找到一條消失了百年的掛壁石道才能去往瞻星台。

掛壁石道隱秘在山崖之間,當地人都不知道,據說隻有幾個年長者才知道。

據說掛壁石道是,南詔國一個國師代連弄兔修築的,同時他也是一個巫師。

鬼十三聽說代連弄兔是南詔國第一個佛陀,後來,他集成佛學與巫術,創建了南詔密宗。

而瞻星台是根據南詔密宗的精華所建成,據說裏麵機關重重,暗器如雲,建成千年後都沒有人進去過。

鬼十三翻閱南詔古書,發現這掛壁石道位於龍尾山下,那裏有一座關口,這是進入瞻星台地域的唯一入口。

多天後,經過一番苦尋,在一個雜亂的樹叢裏,鬼十三找到了“龍子關”,不料,這關門緊鎖著。

當地的彝族老鄉曾說起一個詭異的事情,他們說,在離龍子關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沼澤裏。

每到半夜,這沼澤裏會突然冒出一座古代寺廟,還伴隨這喃喃的誦經聲。

彝族先人口口相傳,這龍子關的鑰匙就在那神秘的古廟裏,鬼十三驚詫不已,這古寺果真有那麼邪乎。

吳六炮若有所思,原來他曾遇到過這種會神秘消失的建築,有一次,他盜西夏王陵,有一座王子的陵墓就會憑空消失。

後來,吳六炮研究了很久,他才發現這是一種機關,當古墓受到侵擾的時候,會自動沉入沙漠裏。

吳六炮想著這古寺與古墓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可能就沉在淤泥裏。

來到沼澤地,吳六炮試探的踩了幾腳,發現淤泥挺硬的,完全可以承載一個人的體重。

兩人掏出鶴嘴鋤,開始忙活,過了許久,一個黝黑的洞口被挖開。

吳六炮縱身跳入裏麵,鬼十三緊接著,他們發現淤泥越來越軟了,極有可能會沉下去。

這個時候,一扇石門突然出現,鬼十三卻被石門上的淺浮雕吸引住了,這觀音菩薩居然有胡子。

推開石門,裏麵的觀音像依舊有胡子,這難道是南詔密宗的秘密佛像,吳六炮沉思著。

突然之間,石門自動關上,屋子裏突然黑暗下來,鬼十三有些夜盲,他急忙摸索出礦燈。

等鬼十三打開礦燈的時候,被眼前發生的事情驚住了,那尊觀音像竟然不見了。

吳六炮也沒有見過似乎架勢,兩人沉默不語,仔細的觀察著整座佛堂。

鬼十三移步來到原先有觀音像的地方,那裏出現了一個窟窿,難道佛像是掉落裏麵了。

彝族老鄉說過,觀音像手裏的那根金剛杵就是龍子關的鑰匙,鬼十三看著窟窿不是很高,於是跳下去。

鬼十三安穩落地,他看見裏麵也是一塊沼澤,很平整,沒有觀音像的痕跡。

鬼十三把吳六炮叫下來,兩人看了很久,吳六炮發現有一個凸起的時候,他拿出鶴嘴鋤,慢慢的揭開淤泥,裏麵露出一個佛頭。

原來觀音像沉入了沼澤裏,兩人很快就把它抬起來,看到金剛杵還完好。

龍子關被打開了,鬼十三發現這掛壁石道開砸在懸崖上,這真是鬼斧神工呀。

穿過這數千米的神奇古道,鬼十三隱隱約約聽到一聲烏鴉的叫聲,緊接著就是漫天的烏鴉滾滾而來。

兩人根據史籍的記載,開始找瞻星台的位置,由於它被掩埋過,所以在地麵上是看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