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蠶食之計(1 / 2)

江夏是荊州在東部凸出來的一塊地盤,四麵江河,地理位置十分險要,是荊州一個門戶,是進軍荊州的一塊踏腳石,周瑜早就打它的主意。

對於劉琦,周瑜沒有放在眼裏,劉表比較庸碌,他的大兒子能耐一樣有限,隻要略施小計,江夏還不成為他的囊中之物?

“劉琦的水師有多少人?”周瑜問。

“大約五千。”甘寧答。

“兵力不多,咱們是他的兩倍。”周瑜哈哈一笑,隨後望了望江邊,隻有零零星星十幾條小船,不禁皺起了眉頭說,“隻有這幾條破船,怎麼跟劉琦的水師在水上作戰?”

“尋遍附近,隻找到這麼多了。”甘寧一攤手。

“不可能,這一帶漁家不少,起碼也能弄到幾百條船。”周瑜不信。

“那些漁家說文聘提前把漁船收走了。”甘寧說。

“文聘?這個與我們孫家不共戴天的家夥,他居然在江夏?”周瑜十分吃驚,顯然不知道文聘在江夏輔助劉琦的事。

“據探子回報,文聘攻下長沙之後,主動申請來江夏,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甘寧說。

“有文聘相助劉琦,江夏不好打了。”周瑜歎了一口氣。

“周將軍,咱們可以打造戰船,咱們的部隊也善水戰。”甘寧說。

“打造戰船是以後的事,咱們目前的主要敵人是劉繇,咱們的主要任務是奪取豫章以南的一大片地盤,取江夏隻不過是順手牽羊而已。既然江夏有文聘,而我又無戰船,硬要打過去恐怕不是對手。”周瑜說。

“對岸是江夏的水師駐地,我們留些人馬在此提防吧。”甘寧指著長江對麵說。

“江夏之地不是我們的重點,何必浪費兵力駐紮在這裏,反正劉琦的人馬不多,而且都是水兵,陸戰能力不強,文聘如敢提兵來打柴桑,咱們叫他有來無回。”周瑜笑道。

“周將軍高見。”甘寧佩服地說。

周瑜也不多逗留,與甘寧一道領兵回柴桑城,與孫策等人商量未來大計。

在進取豫章的問題上, 各將領都有不同的見解,甘寧等急進的大將希望趁勝進擊,一舉拿下豫章,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

而程普等穩重派則認為豫章駐有重兵,立刻轉兵去攻打效果不佳,不如出奇兵切斷豫章以南的聯係,把豫章孤立起來,然後再攻之。

周瑜的見解卻與眾不同,劉繇的地盤不小,以孫策目前的軍力一口吞不下這隻大象,必須蠶食的方法慢慢啃掉劉繇。

“蠶食?這要啃到什麼時侯?以咱們的戰鬥力足夠一口吞下豫章,他劉繇那邊全是三腳貓的將領,而主公身邊大將如雲,揍劉繇還不與吃飯一樣簡單。”程普不屑地說。

“程將軍說得不錯,我願率五千人馬打先鋒。”甘寧說。

“俗話說欲速而不達,還是穩當一點的好。”黃蓋說。

“我支持程將軍和甘將軍。”韓當說。

“我支持周將軍。”呂蒙說。

眾將領紛紛表態,沒有一個統一意見,而孫策卻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