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後,我突然發現下身很癢,我當時的本能反應是丈夫在外麵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情,而且回來後的那幾天,丈夫突然變得神神秘秘的,總找一些借口不再碰我的身體,當天我去醫院檢查,結果證實了我的猜測。這種身體和心靈的雙重打擊幾乎擊垮了我。當天晚上丈夫回到家後,我將醫生的診斷報告放到他麵前,他很快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他痛哭流涕地懇求我的原諒,他說他隻是一時的糊塗,他心裏其實還深深地愛著我。
可我已經沒有心情去思考我和他的關係了。那些天,盡快治好這難以啟齒的病成了我壓倒一切的任務。丈夫的病很快治好了,但我的病居然愈發地嚴重起來了。後來醫生告訴我,這種性病對於男人來說,是非常容易治愈的,但這種病一旦傳染給女人,因為女人特殊的生理構造,很容易發展成頑疾。
經曆了近半年的慢性折磨,身體上的病終於治好了,我和丈夫感情的裂痕也在逐漸修複中,但現在的我在注意性生活衛生的同時,還有了輕微的性潔癖,我總警告自己說我在愛的同時,一定不要忽視保護自己,去選擇健康的性生活。
2.為什麼我們不習慣說“不”
很多女人反映,當男人想和她們發生性關係時,他們會表現得急不可耐。假如女人想讓他戴上安全套,男人們通常的理由是:安全套妨礙快感,我想體驗我們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的感覺。假如女人說“不”,男人們通常會說:難道你不愛我嗎?
李青說,有一次是她的經期,她非常不希望和老公親熱,但老公的這句話讓她放棄了所有的拒絕之心。
在醫生們看來,同樣的病菌威脅下,女性得病的危險遠遠大於男人,也就是說,同樣過一次沒有保護的性生活,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受到性病的侵襲。
這一點,女人們想必都非常清楚,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為什麼總是那樣難以說“不”?
有專家在調查後得出,女人在愛情中的不自信以及她們為愛情獻身的心理,是這種輕易屈服的最重要原因所在。
所以有的女性在妥協於男人不潔的性要求時,會產生一種為愛情獻身的崇高心理:我愛他,所以我願意為他做任何事情,即使為他去死亡。
如果你因為這種心理而不拒絕他那些可能給你帶來身心疾病的性要求,專家們會說,一旦真正的疾病降臨時,十有八九的女人會追悔莫及。
清醒的自我保護和獨立意識,恰恰是贏得幸福婚姻的第一步。
還是聽一聽一位染上性病、最後被剝奪做母親權利的女人走下手術台時說的話吧:“我現在才明白,愛情不是生命中惟一重要的問題。我後悔沒有聽醫生的話,後悔沒有注重自我保健。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3.保護好你和他
32歲的劉建軍描述過這樣一種情況:有一次,他和妻子前戲已經開始,兩個人將要如火如荼時,妻子讓他戴上安全套。劉建軍本來有些不願意,可是妻子的要求也是天經地義,於是他隻好停下來,手忙腳亂地去戴安全套。恰恰因為手忙腳亂,再加上平時戴的次數太少,所以戴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最後好不容易套上去,一番折騰下來,劉建軍早已經是興味索然,結果雖然勉強做完了,可再也不願意做這樣的愛了。
我們的性教育匱乏是產生這些矛盾的根本原因,在安全和愉悅之間,真的沒有建設性的方法嗎?或者說,安全的愉悅的性,一定是矛盾的嗎?
許多性教育專家都認為,夫妻之間應該把戴安全套變成一項有創造性的有情趣的行為,而不是枯燥的大煞風景的舉動。
比如,問一問以下這些問題:
1.你們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戴安全套的方法?
2.你們是否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屬於你們夫妻共有的戴安全套的方式?比如,是兩人互動還是丈夫獨自表演?
3.你們選擇什麼樣的安全套?比如水果味的?或者至少你們都喜歡的氣味?
4.你們會不會覺得戴安全套應該是夫妻性生活完整過程中的一部分?比如,它在你們看來,是自然而然的,還是突然想起來的一件事情?
如果這些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戴安全套這個保護夫妻雙方的舉動,就不會成為讓人感覺大煞風景的事情,恰恰相反,在一種愉悅的過程中,你既保護了自己,也保護了你心愛的人。
5 在性愛中,女性怎樣保護自己
女人看待“性”,主要是從情感、關係的角度;而男人基本是從肉體角度出發,注重瞬間滿足,樂於冒險、攻擊,不願受別人的影響。這就是兩性的差異。
你買避孕套嗎?
你家裏存有避孕套嗎?
你外出隨身帶避孕套嗎?
剛剛準備和一個新的男朋友做愛時,你能做到直接問“你的HIV是陰性還是陽性”嗎?
道德、健康……女性受到更多的無形的社會關注。
你也許不太願意被人發現隨身攜帶避孕套,也不好意思去買避孕套。但,這些都是對自己身體不負責的行動。
在性關係建立初期,如果由你首先提出使用避孕套,或者你拿出避孕套,對方可能會懷疑你是不是“經常這樣”,會覺得你比較“職業化”。可是,在建立性關係時,你不得不關心自己的生命和健康:他會不會傳給你AIDS或皰疹?你不關心你自己,誰關心?誰能比你還關心你的未來?
真是用也不對,不用也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