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看了下各處,現在距離城牆有了一個接近三十米左右的緩衝帶,而且看程璧的勢頭,還有繼續拆下去的打算,看來程璧的心中已經有一個比劉輝建議還要成熟的腹稿。江陰城北富戶集中,所以宅地占地甚大,而且店鋪、倉庫的占地也不小,看來程璧是打算完全利用好這些空間,把民眾集中起來居住了。
看著指揮從容的程璧,劉輝越來越感覺他不像個商人,這人的心機、氣度和能力,同近現代的那些西方官僚幾乎沒什麼區別。
沒向忙碌的程璧說再見,劉輝急急忙忙的趕回馬三的宅子,這場雨下來,不知道在裏邊訓練的新丁們咋樣了。
“殺!殺!殺!”一聲聲清脆的戰吼傳出,讓劉輝興奮的跑進宅子裏。
內裏的士兵們帶著鬥笠,排著整齊的方隊,手中充做長槍的長棍做著整齊的動作。雖然在步伐幅度的統一上還有欠缺,但是隻用了大半天的時間,便有這樣的結果已經讓劉輝吃驚了。
曆史上,自倭寇興起以來,江陰數次遭受襲擾,這就造成了江陰的民眾,對於外族侵入極為痛恨的傳統,而且也形成了個人悍勇,團結齊心的特點。以居住地、氏族為基礎,江陰民眾的團結性非常利於整軍。
劉輝現在隻教授了他們正麵迎敵的手段,而大規模作戰時,對於側翼的防護,現在沒有任何的考慮,畢竟那需要大方陣來進行演練才行。不過劉輝相信,以江陰城民眾的基礎,訓練一支類似比利時瓦隆人軍團一樣強大的隊伍並不是夢想。
“好,大家做的非常好,現在我需要大家學習的是在行進中轉向!大家都主意了,記住要領!”劉輝開始教授新的戰術動作,在行進中轉向需要士兵具有良好的身體協調性,而且行進中轉向是笨拙的大方陣戰術機動的基礎。
隨著新要求的加入,原本整齊的隊伍開始出現混亂,氣的幾個方隊長破口大罵,聽著這些莫名其妙的方言,劉輝隻希望周順、婁東水、肖丁和顧誌茂能夠再暴力一些。
“向左轉,走!要跟上節奏!聽到口令走,就馬上轉身!”劉輝一遍又一遍的強調著要點,“交步!轉身!轉身的動作一定要快!向左轉,交步!走,轉身!”
劉輝分解開動作做了一遍,接著又做了一個向右轉。四個方隊長馬上跟著劉輝重複起來,除了歲數有些偏大的周順,其他三個人都完成的很順利,周順總是在交步的時候處理不好。
“周順,交步的時候步幅要小,你邁的太大了,那樣轉身就很別扭!”觀察了一會後,劉輝便發現周順做不好動作的問題在哪裏。
看著這些認真學著動作的城防軍士兵,劉輝有了一點小小的感慨,同清末的民眾比較起來,這時的民眾最大的差別就是對於左右的區分,看過一點曆史書的劉輝,一直以為普通的民眾都是想描述清明書籍中,民眾都是分不清左右,愚昧無知而且麻木不仁,可現在自己眼前的這些卻是朝氣勃勃,完全相反,可見滿清一朝的愚民政策,誤國誤民。
讓士兵們休息的時候,肖二派人送來了第一批武備,製作粗糙的樸刀、鐵矛頭堆放進大廳,和自己帶著的苗刀比較了下後,劉輝知道薛員外的那個鐵鋪提供的原料實在是個問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這種破爛的武器戰鬥,隻怕兵器相交過幾下,就變成一堆破爛了。
“萬事開頭難!”劉輝自我安慰著,穿越到這裏還沒滿七天,能有現在的成績可以得一個安慰獎了。
矛頭的數量不足,加上士兵們自帶的長矛,劉輝隻能讓每個方隊前四行使用長矛,剩下的士兵還是木棒。忙碌了一番後,看著再次整隊的士兵,劉輝突然感覺自己像是在拍曆史劇,那些影視片裏的農民軍,似乎都是現在自己眼前的這副打扮。
雨還在繼續下著,也許是早就習慣在雨中勞作,方隊的士兵並沒什麼不適,仍然如常的站立,劉輝很慶幸自己有著從軍的經曆,不然以一個普通的現代人,怕是早躲進哪個溫暖的被窩了。
“嘩啦!轟!”突然幾聲傳來,劉輝和眾人都帶著心驚的一望,這坍塌的聲音遠超先前,而且方向也不在城北,而是昨天被劉良佐集中炮擊的南城。
想起在城南城牆上,那個叫陳三娃的老漢對自己說的話,劉輝的臉色冷下來,也許一場硬碰硬的戰鬥要在這突如其來的事件裏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