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玉並不是一個急智的人,聽完姚連洲的話,陷入沉思,政府的事情不比公司的事情,方方麵麵的事情太多,不是所有的好主意都能夠得到實施。得好好的想一想,盡量能夠得到完美解決,這種事情,對官員來說可能就一個政績的問題,就算沒有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事情,但是對才剛剛解決溫飽問題的農民來說,那就是大事情了。
良久,李世玉終於有了一個想法,端起茶杯,一邊慢慢的喝下去,一邊整理一下思路,等茶喝完,將茶杯放下。
“現在深證,廣洲都缺工人,但是為什麼就沒有人願意過去呢?我覺得這其中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隻要解決了,相信會有很多人出去的。”
姚連洲問道:“什麼問題?”
“利益問題,首先是官員做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好處,所有消極怠工,不管是宣傳還是培訓都不會出力,而且這些人教別人當官也許可以,教人打工,做事,那真是為難他們了。
其次,農民出去做事,沒有保障,不知道能不能賺到錢,誰敢出去?”
姚連洲很配合的問道:“那要怎麼辦?”
李世玉拿出隨身帶著的鋼筆,找了一張紙,在上麵將政府,工廠,農民寫上去,然後說道:“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非常的密切,但是我覺得還可以加一個環節進去,那就是商人。
馬克思都說了,資本家有100%的利潤就會鋌而走險,200%就會藐視法律,300%就會踐踏世間一切,這就是商人的力量,
所以,我覺得可以將培訓學校交給商人來做,政府隻要做好這些學校的管控就可以了,那些培訓學校可以以收費的方式招收農民,然後再到廣洲深證的工廠工地推銷,將人介紹到工廠工作。”
姚連洲有點不大明白,問道:“具體怎麼做?”
其實這和21世紀的職業介紹所差不多,隻是職業介紹所一般都是開在工廠公司當地的,而李世玉的這個方法是跨區域的。
李世玉舉了一個例子道:“比如手深證一個電子廠需要五十名18歲到25歲以上的工人,這個時候我的培訓學校就找到了這家工廠,然後和他說,我有這麼多人,可以介紹給你,一般這樣可以收取一兩百塊一個人,然後拿著和工廠簽訂的招工合同,回來到鄉下或者一些初高中學校去招生,像這樣包推薦工作的學生是很好招的,到時候收起一定的學費,進行一兩個月的培訓,再送到工廠就算是完成了。”
姚連洲對李世玉的這種做法不是很理解:“這也太黑心了吧,既然從工廠拿了費用,怎麼還能向學生收費呢,而且現在農民這麼窮,那裏有錢交學費啊。”
老一輩人都講究無私奉獻,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觀念已經開始慢慢改變了,一切向錢看將成為社會的主體思想,李世玉不得不解釋,免得真要實施起來也是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