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民告官(1 / 2)

譚區長一個廳級幹部,能量不小,雖然說以現在李世玉的情況看來,還沒多少危險,但是對於這樣的人渣,李世玉覺得應該除惡務盡。

要想對付這樣的官員,找上層力量是最快速的,不過李世玉隻認識一個部長,其他的也隻有一些官二代的間接聯係,找霍部長,問題是可以解決,但是這要買一個大大的人情,不劃算,而且霍部長並不是譚區長的直接領導,也需要找其他的關係,最終汽車城的事情倒是可以解決,但是這人照樣大官做著,這就讓李世玉很不爽了。

回到家裏,包都還沒有放穩,王雅玲聽到李世玉開門的聲音,從廚房裏麵走了出來,菜也不炒了,又一次提起了這個老話題:“哥,楊經理那邊又來電話催了,這麼多的工程設備閑著,看著都心疼啊。”

李世玉早就熟悉了王雅玲的套路,總是借別人來說事,不是員工來問設麼時候上班,就是楊經理打電話催,兩個借口交替使用,從來不會出錯。

還好已經打定主意,這一次李世玉不用發愁如何轉移話題了,直接回答道:“雅玲,不要急嘛,你先去做飯,我們吃完之後再說。”

王雅玲以為李世玉準備又一次的轉移話題,歎了一口氣,說道:“你就是那餓死鬼投胎,就知道吃,正事不會幹一點。”

嘴上雖然這麼說,卻也聽話的回到廚房,繼續炒菜去了。

李世玉閑著無事,幹脆發了一份郵件給法務部童德海,讓他派一個律師團進京,自己公司的律師,用起來總比到外麵找要放心得多。而且這些律師,很多都是外國人,並不會像華夏人這樣,對政府有一種天然的畏懼感,不願意接和政府有關的案子。

這一次李世玉要將區政府告上法庭,向區政府索賠,以民告官,不管成與不成,都將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華夏的律師不一定能夠承受得了這樣的壓力。

外國律師就不同了,他們以和政府打官司為榮,隻有興奮,沒有壓力。

不過這並不是華夏第一次民告官的事情,李世玉想爭這個名頭都沒有辦法,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可惜的是最終還是敗訴了。

1985年,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捧艚鎮東麵的海灘上,農民包鄭照家的三層樓房終於建好。這幢樓房是通過城建辦批準並辦理房屋產權登記手續的合法建築。新房新氣象,包鄭照一家對新生活充滿了期待。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縣政府以該樓房蓋在海堤範圍內、影響防汛抗洪為理由,對樓房進行了強製性拆除。

剛剛蓋好的手續齊全的樓房,就這樣被說拆就拆了,包鄭照一家人由大喜到大悲,心裏無法接受。他們決定到法院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