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律師,按照你的說法,你應該是將城建局告上法庭,為什麼會狀告朝陽區政府呢?”有記者問出了大夥的心聲。
記者的問題,律師團早就已經研究過了,對這些常規的問題,早就有了標準答案。
葉浩楠不慌不忙的回答道:“這事情不分大小,朝陽區21個職能部門,竟然有20個部門對汽車城開出了荒謬的處罰,這就是朝陽區政府的失職,而不是單獨某一個部門有問題。”
“葉律師,發生了這麼多事情,貴公司有調查原因嗎?”有記者這樣問的,潛意識就是你們公司是不是得罪了人?
“我們公司是一家非常正規的公司,也沒有官方背景和渠道,無從調查。”
“葉律師,你覺得這一次法院會不會接受你的案子?”
這個問題是律師團安排人特意問的,葉浩楠笑了笑,道:“為什麼法院會不立案呢?根據華夏《行政訴訟法》的相關規定,法院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那記者接著又問道:“要想不立案總是能夠找到理由的,比如他們可以說這個案子是關於朝陽區的,應該到朝陽區法院立案,你會怎麼辦?”
在葉浩楠和記者們互動的時候,李建已經用最快的速度來到了院長張景泰的辦公室。
“小李,今天不是你在立案庭嗎?怎麼到我這裏來了?”李建是張景泰的心腹,對李建的事情很了解。
李建顧不得客氣,說道:“院長,立案庭有一個案子,我做不了主...........”
三言兩語,李建用最快的速度將事情說了出來。
張景泰聽完,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示意李建坐下。
張景泰毫無背景的一個農家小子,能夠做到這個法院院長這樣的實權廳級幹部,一直用一句話來要求自己,並將這句話寫在紙上,裱在了辦公桌對麵的牆上,每次思考問題的時候都會看一看,這一次的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這全國範圍內民告官的案子每年都有不少,沒什麼稀奇的,但是在北津城還是第一次,而且這次也不少普通的老百姓,而是一個投資10個億的大公司,一個處理不好,後續的影響怕也不小。
又一次抬頭看著對麵牆上那‘每逢大事需靜心’的橫幅。
張景泰想了想,對李建說道:“你先去了解一下情況,我再看一看這個汽車城遞上來的資料,等等再說。”
李建站了起來,將手上的相關資料都遞給張景泰,等張景泰接過去之後,才說道:“這一次汽車城這邊請了一個律師團過來,還有很多的記者,現在都在立案庭,我覺得他們肯定會有所動作,要不先找人到立案庭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