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望最終送給楊可世一把高碳戰刀,楊可世自然投桃報李,對於韓望有意自立一軍的想法出了不少主意。
秉義郎的任命僅靠秦檜是需要等很久的,想要快就必須說動劉韐,上報給童貫直接任命。劉韐是河東河西宣撫使童太師的參議官,是童貫重要屬官;而童貫又領樞密院,可不經禦批直接任免七品以下武官。
此次韓望救援楊可世,擊潰遼軍,擊敗漢軍,加上之前大破山賊,可謂三功並舉;隻要劉韐擬好請功戰報,童貫一般不會駁劉韐的臉麵,且童貫眼下急於挽回白溝大戰失利的局麵,一定會以功遮過超遷嘉獎,如此方十拿九穩。
韓望對於官場有點明白了,想當官還要找對人啊,而且當什麼樣的官涉及到什麼人,都是需要仔細琢磨,層層推進的。
對於韓望六聯骨幹請功名單,楊可世也逐一指點,韓望請秉義郎禦武副尉,熊達資曆可以請忠訓郎仁勇校尉、徐慶和李慶可以請保義郎仁勇副尉,至於其他中級骨幹,可以選七八個請承信陪戎副尉,如此應該都會照準。同時他也會在種師道和童貫麵前保舉韓望,給他加分。
最後楊可世還是提醒了一句,對於近百名漢軍俘虜如果韓望確實想留為己用,最好給他們安排一個陣前反正的科目,不然韓望一個人都別想留下。至於熊達這兩天扣留和收攏的三四百西軍潰兵,必須無條件交給自己帶走;你韓望還不夠資格處置西軍兵士,之前幾個敗類殺也就殺了,如果有麻煩他自然有辦法頂住。
韓望自然點頭稱是,西軍那些兵痞他也看不上,索性交給楊可世省心省力。自己手下的兵還需要好好重組整訓,哪有精力顧得上西軍。
這一仗陣亡和重傷的就接近二十人,但是增加了徐慶和三十名訓練有素的騎兵,還有九十名漢軍,實力翻了一倍多,再磨合幾天,直接去幹二龍寨,掃平真定隱患。等官身下來之後去保州雄城附近招兵,爭取一個月之內實實在在的組建起不低於五百人規模的隊伍。
楊可世見他有意擴建隊伍,便問他自己親衛之中有些負傷的老兵要不要。韓望差點給他跪下喊觀音菩薩了。這些老兵可是都是百戰餘生,軍伍陣戰無一不精,即便不能上戰場,當訓練教官那是綽綽有餘的,千金不換啊!
韓望一張口,最少十個人,多了也不嫌多。把楊可世噎了個大跟頭,勞資(跟著韓望後麵學會了)親衛兩百,一仗下來就剩二十多個。你要去一半?想得美!最多給你三個,分別精通刀盾,弓箭和馬術,看那徐慶槍術不錯,熊達那廝到你手下倒是聽話,真是一物降一物,嘿!
韓望自然又給楊可世搬了兩套鎧甲,楊可世對於韓望的裝備實在眼饞,提出預定一千套裝備。韓望立即打折,說是三個月內隻能提供兩百套給你的親衛,剩下的往後排吧。
楊可世知道這是韓望最大限度了,畢竟從裝備上看六聯營也隻裝備二三十套,可見打造之難。事情都安置好了,韓望把漢軍打散,給每個都都增加了十幾個。讓熊達坐鎮兵營,盯緊新加入的漢軍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如果膽敢異動,可以不用上報自己決定。就帶著徐慶李慶跟隨楊可世前往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