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望親自安排訓練下,閱兵式堪稱完美,麵對各位嘉賓潮水一般的誇讚,韓望一一拱手致謝。並告知,連勝軍烈士陵園和真定三十六勇士紀念儀式,即將開始。
這一次,韓望選擇擔任主持人,按照流程,第一是各個代表演講,第二是儀仗隊敬獻花環,第三是群眾向紀念碑獻花寄托哀思。
首先是丁佩上前講演,韓望事先溝通的時候,希望能弘揚積極的一麵。丁佩是文人,有些話一點就透,所以丁佩的講演從保家衛國到鄰裏守望,從上古聖賢到英雄好漢,從忠義仁孝到立地成佛。
引經據典,旁征博引,論據確鑿,論證充分,一篇錦繡文章擲地有聲。
最後丁佩一錘定音“這三十六勇士和之後犧牲的烈士都是真定的光榮,他們是勇士,是英雄,他們的事跡千古傳誦!”在場的人,心服口服,沒有不感同身受的。
丁佩講完就輪到劉韐,劉韐站在軍隊的層麵,從馮莊保衛戰的前因後果,到軍民互助團結一心,再到六聯營連勝軍。說明三十六勇士,六聯營等肩負的是軍人的職責,所以這也是軍隊的光榮。
最後他呼籲,年輕的熱血兒郎應該以他們為榜樣,踴躍參軍,為國出力。
接下來文人名士,農工商界都紛紛響應,記錄下擁軍擁屬的捐助,竟然就達到一千貫之多。
壓軸就是烈屬發言,有父親母親來的,有妻子兒女,有兄弟姐妹,還有親朋好友。大家上台後,都在點點滴滴回憶著英雄們的往事,沒有哭哭啼啼,反而很激動。
有些人說到激動處,更是還要將另外的兒女送來參軍,軍民魚水的感情,構成融洽和諧的畫麵,場麵十分感人。
講演完畢,大家情緒很高,這是趁熱打鐵的的好實際,立即進入第二環節,禮獻花環。
煙花唐承攬了紀念大會的禮儀煙花,派出唐家年青一代的佼佼者唐修,親自壓陣,這敬獻花環的儀式中,儀仗隊護送花環自廣場處到紀念碑必須和禮花彈保持一致。
唐修,二十四歲,穩重卻不古板,經過交談,得到韓望的欣賞。當他谘詢要放多少禮花彈時,韓望直接說三十六顆,這種告慰英靈的儀式,還是有一位算一位吧。
再說了,三十六也吻合天罡之數,比較吉利,於是拍板定下來。後來又設置了,連勝軍最高禮儀,就是三十六響禮花彈,第二階就是二十八響,第三階十八響。
嗩呐撕心裂肺的吹奏,兩名黑甲武士昂首挺胸,左右兩邊執住花環,自廣場入口處緩緩起步,向著紀念碑走去,他們身後就是十九名儀仗隊士兵正步跟隨護送。
這十九名儀仗隊,除了領頭一位是佩劍外,其他十八人均是背負兩長兩短戰刀。長長的刀柄在背後高過頭頂,猶如鬼怪的觸角一般,增加了威懾力。
當儀仗隊邁出第一步的時候,煙花彈帶著嘯聲飛向空中,轟然炸響。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設計,三十六顆禮花彈首先控製好時間間隔,其次保證擊發的效果必須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