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蔡京罷相(1 / 2)

蔡京七十有五,原本就是退居二線,今日若非事關遼國歸順,才不會半夜起來趕早朝。今日一上朝就嗅出味道不對,看來官家非燕雲不取啊,估計又是童貫、梁師成、王黼等人鼓吹的結果。

此等****,也不看看禁軍實情如何,就敢瞎著眼睛全麵開戰?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種師道、辛宗興,兩路主帥,都被打的丟盔棄甲,二十萬將士,伏屍百餘裏,他們居然都裝作視而不見?!

還有劉延慶,仗著自己十萬雄兵,肆無忌憚,目無法紀,所過之處,民怨沸騰。如此兵士,能阻擋遼國鐵騎?能縱橫千裏,複燕平遼?如果自己眼睛沒瞎,絕對不可能!

看今天架勢,道君皇帝是不希望自己幹擾北伐大業,怕是遼國來使也是有人指使找上門來,如此處心積慮,可悲可歎。算了,就看他們表演好了,不弄得頭破血流,是不會醒悟的。

王黼見蔡京已有退意,便趁勢追擊,“蔡相所言差矣,蕭幹十萬大軍北移,金國北線牽製遼國重兵,正是我軍奪取燕雲大好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唉~蔡京內心一聲長歎,當即向趙佶躬身施禮“聖明不過官家,國事之重如雷霆萬鈞,老臣年歲已高,心力交瘁不堪,恐誤國事,望官家另選賢能,並體恤老臣致仕休養!”

趙佶忙做樣子,“王卿,蔡相公忠體國,不可攀扯過甚。”轉頭又寬慰蔡京“蔡卿,國是小有相爭,實屬平常,如今北伐在即,錢糧乃首要事務,萬不可推辭”

就這樣,趙佶和蔡京上演了一出三辭三留的君臣苦情戲,最終趙佶還是放手。接受蔡京的離職請求,卻不準致仕,而是在家休養,等於是停薪留職。這就是趙佶的平衡之術。

蔡京一旦離職,朝堂之上立馬就變成鯊魚群,而圍攻的對象就是蔡京空出來戶部的位置。戶部就是大宋的錢袋子,無論哪一派在戶部掌權,對自身的力量就增加一份,更能扼住對手的咽喉。

盡管各方各派都推舉重量級人選,誇讚、詆毀、爭吵、怒斥一時間滿殿亂飛。不過趙佶也沒有那麼好胡弄,最後僅僅一句“留中待察”就結束了爭吵。

這件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接下來就是江南方臘造反所帶來經濟商業凋敝的惡果,今年稅收差了一大截,而且童貫搜刮了六千萬貫平遼複燕費,已經打水漂了。

如果再增加稅收攤派,恐怕就要麵對張臘、李臘造反,然後商量來商量去,誰也沒有好的建議。韓望在那麼一瞬間想起,這個蔡京難道是借坡下驢,避開這一個大泥潭。越想越有可能,這個老妖怪走一步看三步,必須提防著點,不然被賣了還要數鈔票。

然後各部各門都提出一些人事變動,尤其群牧司提出牟駝崗已屯軍馬一萬匹,希望再擴大一萬匹,確保大宋能有一萬鐵騎應對女真日後南下。

這一點引起韓望的關注,牟駝崗天駟監是唯一一個趙佶親自安排的超前計劃,不過曆史上被金軍第一次南下就掠奪一空,一萬鐵騎成為泡影。

不過既然自己來了,應該可以想點辦法避免最惡劣的情況出現。所以留心了一下,群牧司右監閔良奕,無論如何要分一杯羹,必須想辦法打好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