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過一個山賊,才知道,這幾個家夥前麵見熊達被呼延美救走,擔心夜長夢多,便押著剩餘的連勝軍去蕭幹那邀功請賞去了。
韓望正準備下令出城攻擊蕭幹的臨時大營,就看見遼軍吹響了集結的號角。
韓世忠疑惑的說“蕭幹想溜?”指著城外說“有人來了”
來人是蕭幹的親衛,當他來到城門樓的時候發現已經被宋軍占據,當下驚訝不已,收住韁繩,高聲問話“在下北院大王遼國兵馬大元帥蕭幹信使,請問韓望韓大人在否?”
韓望站在城頭,向下問話“我便是韓望,蕭大王有何見教?”
遼軍信使當即將蕭幹的口信稟報“韓大人文韜武略,英雄蓋世,蕭某仰慕。易水河畔,琴有雅音,酒有杜康,可否一會?”
韓望見蕭幹的確萌生退意,自己不妨探探蕭幹的底。隻要他不一門心思南下,自己樂的讓他頂在北邊。本來這次郭藥師擦槍走火導致燕京局勢為之大壞,不僅八萬大軍敗光,就連易州半個城池也遭了殃。
雙方若能和平共處是最好了,至少給自己三個月時間。那個時候近萬名士兵初步訓練完成,加上火藥的協助,拿下燕京還是有希望的,這樣對各方麵尤其是趙佶都可以交代過去了。
“想要和平?先將我的部下放回!”先把自己的部下救回來是第一要務,這些俘虜回來後,隻要心理沒啥問題,就是實打實的老兵,戰場上的生存技能肯定過硬。
那名信使看來層級不低,當下回話“如此,請韓大人將大王在城內的部下也放出”
韓望說“他們目前被困在堡壘中,在城內不放下武器即被視作敵人,隨時可能被消滅”
那信使當真大膽,“既然為了和平,雙方有意交換部屬,韓大人,可否讓在下進城勸說其放下武器”
這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是光麵堂皇的話,畢竟都死去活來的仇敵,誰敢擔保不出問題?
韓望點點頭,好膽色,是條漢子,“放他過去”。
那信使道一聲謝,就直接穿過城門進到街壘前,大聲說“元帥有令,全軍集結,不得有誤!”不得不說蕭幹還是有能力的,一聲令下,正在街壘中負隅頑抗的近千名遼軍,全部奔出來在信使麵前集結整隊。
信使道“韓大人,如此可否易水一行?”
韓望指著遼軍說“卸掉兵甲!”
信使麵無表情的下令“卸掉兵甲。”
遼軍雖然詫異,但還是照著命令去做,將盔甲、兵器統統卸下放在腳邊,依舊站好,沒有一個人發問。這份紀律性當真嚴格,蕭幹的親衛部隊還是很強的。
看著手無寸鐵的近千名遼軍,韓世忠有些眼熱,這得多少功勳啊。不過韓望和蕭幹有言在先,不能壞了名聲,隻能暗自吞了吞口水。
隨後,宋軍押著遼軍,來帶易水河邊,準備進行雙方的俘虜交換。
嚴格意義上,交換的遼軍不算俘虜,但是韓望心裏已經把他們當做死人了。若不是蕭幹臨時求和談判,半個時辰肯定能擊敗這些遼軍。
韓望看到蕭幹篤悠悠的獨自坐在河邊的案幾上,居然還有心情撫琴?太特喵的裝逼了吧。當即越過眾人來到案幾邊,毫不客氣坐在蕭幹對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