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東京的驚蟄四(1 / 2)

天上雖然下著小雨,然而趙佶的心情非常暢快,撐著一把油紙傘,身著常服在街市上閑逛。黃寶兒依舊貼身跟隨,三五個內侍隱約形成一個保護圈。

雨水順著傘骨一滴一滴滑落,如同一個個水滴珍珠。地麵濕漉漉的,四下裏看去,不少人用手掌遮在頭頂在冒雨快跑,一不小心就會摔上一跤。

茶坊、酒樓的寬大屋簷下,不少小商販發著牢騷聚集著避雨,不斷詛咒這倒黴的天氣,耽誤了買賣,拿什麼賺錢養家。還有些賣蓑衣、雨傘的挑著擔子沿街叫賣,還有些穿著蓑衣的夥計領著物件送到各個主顧家中。

這種天氣避雨喝茶的自然不少,趙佶看著幹淨整潔的一家就進去了。良瞎子評書,上好的雨前,甜糯的糕點,不過五百文。大廳之中,已經有十幾位富家公子、老爺聽得入迷,趙佶忽然覺得這種氛圍更適合品茶。今日的評書就是關於易州保衛戰的。

情節緊張曲折,語氣抑揚頓挫,良瞎子顯然是評書名家。最後說到熊達寸土不讓,以死明誌,臨終前依然說軍威不可墜,國威不可辱時。全場唏噓不已,更有人呼應,熊達真英雄,連勝軍好樣的!熱烈的氛圍意思充斥全場。就連趙佶也不得不鼓掌致意。

趙佶趁著評書休息的當口問“阿寶,你說韓會勾結金國和遼國嗎?”

黃寶兒捂嘴一笑“老爺,總共就見過兩回,何況知人知麵不知心呀。不過奴才一直很好奇,他投契丹金國是圖什麼?”

“嗬嗬,你倒滑頭,自然知道他不會,可是他的來曆實在讓人不放心。”你的內司查了這麼久,就連契丹戶部也去查了吧,結果怎樣?還不是查無實據。但凡能知道他是什麼地方的人,他家裏有誰,好叫朕也放心。可是這麼久時間過去了,這個韓望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憑空出現在馮家莊。

韓望做生意、娶妻、練兵,打仗,每一件都有詳細奏報,這裏麵的記錄全部能解釋的通。唯有出身是一塊硬傷,隻是目前還要借重韓望的本事,隻好由著內司繼續密查。

趙佶沒來由說了這麼一句“太子和鄆王的人都出發了吧?”

黃寶兒記憶力夠可以的“前後不超過一個時辰,一個去真定,一個去湯陰”

趙佶笑了笑“這兩個小子真沉不住氣,不過才多大點地盤,就巴巴的趕去。還有的他們修煉,還有其他消息嗎?”

“蔡攸今日探望蔡相,不過半個時辰就不歡而散。高太尉和梁中書書信言及童貫之事,耿南仲聯絡李邦彥晚宴。康王今日搬遷自康王府。丐門通過祁善又派出三十餘人前往蔚州。”

“沒想到,康王都已經長大成人,哎,朕是老了嗎?”找構思趙佶的第九子,想著將其抱在懷裏的樣子,不料一轉眼就長大了。

黃寶兒忽地看著舞台上的舞姬說“這舞姬,居然穿著肚兜就出來獻舞,實在有辱斯文啊!”說書的間隙,店家自己培養的舞姬為大家助興,自然能穿多少穿多少。

胳膊大腿肚皮鎖骨全部白花花的露在外麵,引得老少爺們口哨招呼不斷,自然賞錢也紛紛丟了上去。是的,好幾日沒去南環街了,今日既然微服,正好會一會可人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