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遼軍步軍的衝鋒開始,遼軍投石機為避免誤傷,暫時停止攻擊,高台上一片沉靜。
王貴、王照、孫六分別負責左中右三塊陣地,王照在左,孫六在右,王貴頂在最中間的位置。這可是王貴搶先一步爭取來位置,這個位置是核心陣地,敵軍的目標自然就是這裏。
湯陰出來徐慶已經是馬軍指揮使,王貴和姚政晚了一步,功勳自然跟不上,所以王貴憋了一口氣無論如何要多撈一些功績,怎麼也要弄個指揮使當當。
王貴心裏其實明白的很,爵爺最看重的是韓世忠,其次是嶽飛,再次就是楊再興。別看嶽飛丁憂三年,但是湯陰訓練營,就是費盡心機給嶽飛的將來儲備軍中資曆和人脈的。
聽家裏人說,那個訓練營標準比六聯的還要好。老兵教頭二十個,軍馬五百匹,火器師傅都有五個人。半年一期,一期至少要招收一千名新兵,多多益善,這是什麼概念?三年六期,嶽飛手下將要出六千至一萬名新兵,往多了說這就是一個廂的兵力。
嶽飛丁憂結束,韓望給嶽飛至少保留的是軍指揮使,這可是正七品武官!如果再打幾仗,說不定就能升任統製,獨掌一廂之兵。那時候自己作為老弟兄,肯定硬挺嶽飛啊,所以自己不帶頭打硬仗,到時候憑什麼跟著嶽飛混飯吃!
這段時間和徐慶處的不錯,也知道了當時爵爺真是禮賢下士,一個泥腿子大頭兵,萬金寶刀說送就送,都頭的位置就擺在那裏恭候,隻是嶽飛臭脾氣作怪,甩人家臉子。
徐慶去了還是照樣安置,一點也不見怪,到了二龍山剿匪,被高世宣一通收拾,差點被扒了一層皮。爵爺去了花了大價錢擺平高世宣,指揮使的位置都準備好了,然後嶽飛居然丁憂。
做到這一步誰不挑大拇指?沒有,爵爺居然花費十萬貫在湯陰建造了一個三千人的大型訓練營,這完全超出正常人的理解,嶽飛不過是一個敢戰士,不過武藝出眾一點罷了,如何就能得到爵爺的青睞?
湯陰四傑之一的姚政就說過,嶽哥哥準是撞大運了,要知道丁憂可是三年啊!誰能為了三年後的一個武將投入這麼大?反正姚政是無話可說了,至少死心塌地,當然對嶽飛的待遇眼熱的不得了。
這一次王貴能撈到出兵奉聖的機會,就格外珍惜,功勞都是打出來。原來徐慶機會好,論身手,徐慶、王貴、姚政都半斤八兩,各有所長,所以王貴和姚政一有機會都拚命爭取。不光是他們,其他的各個中級軍官一聽到打仗跑得比兔子還快,是跑到中軍大帳搶出戰的機會。
不扣功,不扣賞,隻要夠格,馬上升官,這個爵爺從來不含糊,光宗耀祖的事誰不拚命?
在經曆火球和石塊的輪番打擊之下,連勝軍的步卒都成了灰頭土臉的野人。有的頭發衣服都燒著了的,有的被石彈砸傷的,有的四處滅火的,就是沒有一個人喊退,沒有人驚慌失措。
副指揮阿勇冒頭看了一眼遼軍,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撇了撇嘴“貴子哥,五百步了,等到三百步,幹他們一家夥?”
王貴哈哈一笑,“這一波足有兩千級,跟兄弟們說一聲,無論如何要給老子留下一千,不然就對不起俺們劊子手的名號。就按照訓練條令好好招呼他們,另外,讓老田趕緊把受傷的兄弟送到救護隊那邊,少一個兄弟,勞資唯你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