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糾結,按照軍律國法來說,劉光世憑借趙構的“便宜行事”的旨意,的確能將湯陰大營全部拉走。一旦新兵被帶走,勢必韓望那邊就交代不過去了。
盡管韓望目前受到打壓,但是湯陰訓場興建起來,可都是為了自己才花費巨大的心血和資金,自己若是就這麼答應劉光世,感情上確實過不去。
真定敢戰士已經辜負了一次,二龍山剿匪之後丁憂又沒能報答,這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權衡再三,嶽飛決定還是答應劉光世。
第一國家危難之時,名份大義上都理應相助。
第二劉光世在相州剿匪時確實有恩於自己,就當投桃報李吧。
第三如今新兵訓練一個月,自己再多辛苦一些時日,把這段時間補回來。
如此,對韓望應該也能交代過去,當然必須第一時間將此事通報韓望,再抓緊招募新兵。便說“劉統製,飛乃一介草民,蒙受朝廷恩典,如果國之有難,義不容辭,這新兵,你帶走吧!”
劉光世大喜過望,當即帶著嶽飛去接收新兵。移交前,嶽飛還是忍不住說了一句話“劉統製,新兵未經陣仗,還需徐徐圖之,善待之!”
劉光世忽而警醒,這貿然接手新兵,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大忌。“鵬舉,原先借與你做教頭的那些老兵,就是苗老五那一撥人,如今可好?要不先到這兒幫著帶兵,不然哥哥這兵就不好帶。”
當初韓望組建湯陰訓場時,找劉延慶確實要了幾十個老弱殘兵當教頭,如今劉光世也顧不的麵子了,直接要了回去。
嶽飛歎了一口氣,說道“苗老五已經是斥候教官都頭,韓爵爺親自提拔的。他那一都斥候被他整訓的個個強悍之極,你要是把他帶走了,以後訓練可就差一大截了。”
劉光世拍胸脯保證,“賢弟,都頭算什麼?苗老五到我的新兵集團至少也是指揮使,隻要他功績積攢的夠,就是軍指揮使也不是不可能。至於訓練,把副手留下,九八不離十,都一樣。”
然後嶽飛才帶他來到訓練場,一一點驗給劉光世。
“馬軍三百,騎射俱佳,一晝夜可兼程三百餘裏。”
“弓兵、弩兵四百,百步之內十發六中,五十步內十發九中。一晝夜可行六十裏。”
“刀盾兵、長槍兵兩百,體能好,格鬥技巧嫻熟,無論器具肉搏可以一敵二,一晝夜八十裏”
“斥候特種兵一百,尚未分兵種,目前基礎訓練完畢。對普通士兵一敵三,野外作戰,一對五,一對十都可能。”
“這是當初,自貴軍中選拔來的教頭,一共四十二人,均擔任各兵種教官,能力非常優異,如今完璧歸趙。”
“教官加士兵合計一千零四十二人,如今全部到齊,請統製大人驗收。”
劉光世知道自己撿到寶了,就剛才嶽飛說的這些數據和能力,這一千人,打原來自己老爹的一萬軍隊都夠了。
這些人分一半下去充當各個中下級軍官,每個人就是帶二十個,三兩個月打熬過去,肯定能帶出一萬人的強軍來。剩下五百人再擴編五千,組成自己的核心親軍,如此軍容,西軍之中還有誰能比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