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有原因!”
何明朗堅定地回了一句,隨後納悶地問道:“遠方,你別告訴你不知道我古典家具的五德是什麼啊!”
秦遠方回道:“五德,我自然知道!中國文化講究傳承,這在中國古典家具的製作選材上得到充分的體現。我們的古人在家具的選材上十分考究甚至到了苛求的地步,例如:古典家具的經典用材,黃花梨、紫檀、大紅酸枝等就具備了五大優點,筆者稱之為‘老紅木’五德。”
“至於具體的五德,有心查找就可以知道。”
秦遠方呢喃了一句,最後說道:“曆史上,有一幫賦閑的文人將藝術融合進家具之中,甚至公開參與家具的設計和製作,明朝天啟皇帝玩家具玩到連朝政都不理了,雍正皇帝也曾就紅木小件製作作了禦批,皇家與文人的參與造就了明清兩代古典工藝家具的輝煌。與老紅木相比,現在的新紅木在上述五大優點方麵總缺那麼一二,很難全麵具備,所以現在的人總是喜歡老紅木,甚至一擲千金。”
何明朗明顯對這個研究過,說道:“那東西是清朝家具,而且還是我們剛剛說到的牛毛紋紫檀。”
何明朗見秦遠方和林立投來的疑惑表情,得意地回道:“明代使用紫檀沒有清代多。由於種種原因,明代的木頭品種比較多,但沒有任何一種可以成為領軍人物。到了清代就不一樣了,清朝宮廷用了一百多年的時間,把清宮裏的家具幾乎都換成了紫檀。紫檀在清代盛行,除了宮廷喜歡,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清代的房屋采光比明代好了,所以明代家具注重線條,清代家具則注重細節表現。你們看那造型,完全是為人體設計的,這不就是細節的體現嗎?”
林立嘀咕道:“我隻知道清代的紫檀有點泛濫,導致後來,以及我們現代想用紫檀都沒有了。”
秦遠方點頭道:“據紫檀在清代史籍上的記載,其當時的價格就是楠木的二十倍,而楠木已經非常貴了。然而,就是比楠木更珍貴的紫檀,在雍正、乾隆年間,使用卻非常頻繁,宮中有大量記載。比如雍正年間,類似需要紫檀木、紫檀木緊缺的記錄比比皆是,導致當時每用一次紫檀都要一層一層打報告,審核異常嚴格。可見當時的社會風氣是多麼扭曲。”
秦遠方喝了口水後又說道:“還有一個小故事也可以說明當時的紫檀木是多麼緊張:雍正十年,造辦處成立了做鍾處,專門做鍾表。到了乾隆朝,有一次乾隆看到一個鍾表小樣,覺得不錯,想做一個大的。當時造辦處的工匠先做了一個樣子,呈給皇帝。皇帝批準,說是就照這個樣子做吧。結果工匠們誤認為皇帝要用紫檀做。做好後,這座鍾有兩層樓那麼高,非常壯觀。做鍾處的官員就請皇上看,以為肯定能得到表揚。結果乾隆一看就火了,大發雷霆,責備他們浪費紫檀,可見乾隆使用紫檀的時候也非常心疼。而到了乾隆中後期,紫檀在宮中的儲備已經非常少了,甚至需要精打細算的地步。有趣的是,因為大量紫檀家具都是乾隆時期製作,所以我們常把最好的紫檀工藝稱為乾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