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歉禮(2 / 2)

王莉英《陶瓷器鑒賞與收藏》說:文獻記載五代有高足碗.實際上五代時並無高足碗,有在碗心裏印“高足碗”三字者,但足很低。元瓷中多見高足碗,以紅釉、卵白釉裝飾。

上述兩本書裏明確說元代以前的陶瓷種沒有這種器形。可是在鐵源主編的《古代民窯陶瓷》則以實物彩圖分別列出了唐、宋、金時期有高足杯(碗)的存在。如唐三彩高足碗,金介休窯白釉高足杯,金霍窯白釉高足杯,此外景德鎮陶瓷曆史博物館,在宋代瓷櫃窗裏展出的影青釉高足杯很醒目。陶瓷高足碗和杯在唐、宋時期已有製作並有存世者。有藏友收集到六朝時期青瓷高足杯一隻,依據這些實物資料,似可把陶瓷高足杯的產生時代推進到公元6世紀前後了。

“怎麼說?”

劉天聽到這裏,心裏的不爽完全流露於顏表。

如果是真品,那什麼矛盾都可以揭過去。可若是贗品,那簡直就是對秦遠方挑釁,他這個做中間人的絕對難做。甚至的,劉天還覺得這有可能是個局,一個針對秦遠方而設定的超級陷阱。

秦遠方說道:“這隻龍紋高足杯敞口外侈,豐腹內收,高足中空,外壁3道竹節,火石紅露胎。白胎,釉色光潤,淡青白閃微灰。全器用銅紅料繪出3個部分紋飾:腹部飾一條飛龍,形體細長.瘦頭豬嘴.山羊須,細頸蛇尾,三爪鋒利,肘毛形如飄帶。毛發向後上飄,雙鹿角,斜方格鱗。龍的頭尾之間點綴火焰紋。碗口內飾相互勾連的眷草紋一周。內底部飾釉裏紅折枝菊,中間一朵盛開的簡筆菊花,花瓣圍繞呈螺旋狀花心作圓形排列。每一分每一處都有明顯的元代特征,可這樣的器型在藏在博物館裏,不是在這裏。”

“秦先生果然好眼光。”

陌生人一邊自我介紹一邊歎息道:“秦先生僅僅看了一眼就把藝術風格和時代特點給鑒別出來,這樣的鑒賞能力,恐怕連故宮那些專家也未必能擁有。想我高遠東自負鑒寶專家,但今天我不得不服氣了。”

原來他叫高遠東,而且還是鑒寶專家,難怪上一次那麼敏感呢。

此時劉天也翻閱到他自己收集的資料,得意地解說道:“清代的高足杯有青花、鬥彩、鱔魚黃釉、冰梅等裝飾,在造型和表現上更加突出。而這隻龍紋高足杯雖然做足了元代的賣相,可是它的胎質釉色卻都是清代的表現,遠方說的的確有道理。”

事實上秦遠方是通過透視眼的靈力濃厚程度來判斷的,他倒看不出什麼真假。第一是距離比較遠,第二是他對高足杯的研究僅限於書麵知識,現實裏的接觸還真沒有。

秦遠方擺了擺手,說道:“我們不理這高足杯了。雖然是古仿,價值沒那麼高,但總算是高先生的一片心意。”

劉天為秦遠方的大度而暗中感歎,如果換做是他,恐怕早就翻臉了。

秦遠方則問道:“劉天,高先生,你們過來不隻是為了道歉送禮的吧?有什麼就隻說吧。”

秦遠方也沒因為一時的心情愉快而亂許諾言,他現在可是小心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