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遠方回想起來,劇烈搖頭。
“拿著!”
秦遠方突然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生命躁動。
是的,是生命躁動,比以前遇到過的任何一隻天珠都要劇烈百倍萬倍,即使是帶給秦遠方畢生蛻變的九眼天珠也不及其百分之一。
“這……”
秦遠方傻了。
他想起自己身上的九眼天珠,想起九眼天珠的儲藏量,秦遠方都不知怎麼說才好。有的隻是興奮,還有說不出的感動。
華老師拍了拍秦遠方的肩膀,說道:“好了,這東西就真的是給你的,收下吧。”
秦遠方為難道:“我收了,那你怎麼辦?”
華老師回道:“老師還有幾樣效果特殊的呢?雖然都不及這塊古怪的玉膏,但也不會遜色到哪裏去。老師總覺得你才是最適合它的主人,放在老師身上是浪費了。”
秦遠方想了一下就跑進書房,隨後拿著一隻天珠出來,遞到華老師的手裏說道:“老師,這是我留存的寶貝,或許能起一點提神效果。”
秦遠方要為自家的雙親準備呢,自然沒傻到竭澤而漁,所以留了幾個。之前分給雙親兩個,還剩這麼一個,恰好拿來補償,尋回一點安慰。
華老師看了秦遠方一下,接受道:“好吧,這樣你或許會好收一點。”
秦遠方得意的笑了開來。
華老師突然想起玉膏的來曆還沒解釋,於是說道:“這塊玉膏是老師在某道觀裏淘到的,根據老師多年來的研究,其曆史很可能追溯到戰國時期,可能是太子丹的寶物。”
太子丹,燕太子丹,荊軻刺秦王的策劃者。
華老師又說道:“太子丹和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不說了,問題是曆史上沒記錄太子丹的結局。而我追查了許多典籍,倒是發現了不少的跡象。”
無論是《史記》還是《戰國策》、《資治通鑒》裏邊都沒記載太子丹的結局,反倒是後期的《東周列國誌》說:“燕王喜大懼,佯召太子丹計事,以酒灌醉,縊殺之,然後斷其首。”
但是根據曆史記載,太子丹的死亡已不可考。
曆史上,荊軻刺秦王失敗後,秦王大怒,對燕國使用離間計,說秦國如此憤怒皆是因為太子丹,如果燕國能把太子丹殺了獻給秦王,秦王一定能諒解你而保住你的國家。愚蠢的燕王聽信了這番話,派人去太子丹藏身之所要殺太子丹,可是太子丹卻下落不明。
結果呢,秦軍還是照樣攻打燕國,最後把燕國滅掉,燕王喜也成了俘虜。
後來傳說太子丹是投河殉國,而不是被其父燕王喜中秦計派人所殺。因為後來有人把衍水改名為太子河,以此紀念愛國的太子丹。而太子河也正是因此而成為遼寧省內一條富有傳奇色彩的河流。
明代詩人韓承訓詠太子河詩雲:“燕丹昔日避秦兵,衍水今傳太子名。渠口遠從千澗出,頭邊近倚一川平。斯幹自入維熊頌,如帶應同白馬盟。向晚渡前爭利涉,隔林煙雨棹歌行。”
這樣倒是可以說明其中的一、二。
隻可惜曆史的真假已由不得後來人述說,除非有確鑿的證據,否則至多就是當成一時的談資,緬懷的資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