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板真的專機灣流g55從彩康省蛟洋國際機場起飛,四十五分鍾以後,到達新沃機場。 Ww WCOM
新沃市領導早已在機場等候。由於時間緊,省裏已交代不再舉行歡迎儀式。一下飛機,當地政府的領導前來熱情迎接。一番寒暄之後,在省、市領導的陪同下,栗氏兄弟就登上中巴,直接前往大隆縣青山鎮青山村。
中巴在寬闊的高公路上奔馳著。
公路兩邊青山如黛,鬱鬱蔥蔥,綠浪撲麵,讓久居大都市的栗翰青、栗翰梅姐妹倍感清爽宜人。
不一會,她們就看到了公路的左邊、在那巍峨的群山腳下,一個村莊豁然出現。這個村莊坐落在一片寬闊的平地上,地麵綠意盎然,一幢幢別墅洋樓拔地而起。這些房子紅磚碧瓦,高低不同,錯落有致地分布著。
在村莊的南麵,一條寬闊的河流像一條綠色的帶子,靜靜地從村莊中間蜿蜒流過。
“哇塞!太美麗了,太爽了!”
“那是河吧?我要去抓魚。”
看到眼前如水墨丹青般的奇妙畫麵,栗翰青、栗翰梅忍不住興奮地叫了起來,大聲歡呼,連連讚美。
車子下來了高公路,在綠樹成蔭的水泥路上穿行。接著,一幢氣勢雄渾的高樓漸漸映入眼簾,樓頂上的“宗親閣”三個大字十分醒目。
十分鍾後,車子就在這幢“宗親閣”的大樓邊上停了下來。
“青青,梅梅,到了,到老家了!”闕妮大聲道,“大家準備下車,帶好行李,注意安全。”
魏副省長他們為了不影響栗氏家族操辦治喪大事,在栗板真老家禮節性地坐了半時後,就先回到新沃市,馬不停蹄地調研自己分管的工作去了。
終於回到養育自己的家鄉懷抱了,這裏的一草一木、一家一院、一沙一石,是那麼的樸素和親切!回憶起當年勤勞儉樸、忠厚善良的父母親含辛茹苦,忍饑挨餓,奮鬥不息,把三個兒子送進學堂、拉扯成人並培養成才,幾十年來曆經數不清的艱辛,栗板真、栗板探兄弟倆心潮澎拜,思緒萬千!
早年,栗氏祖宗在建造祖屋的時候,就很虔誠地認為,一族一人的成敗興衰,與屋宇及祖墳的風水息息相關,所以在對祖屋擇基選址時,他們對地形、日照、風向、氣候和自然景觀等方方麵麵極其講究,對涉及到的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風水大師的嚴加分析和精準測算,並據此決定建築物的方位、布局。
在孩提時代,栗氏兄弟和其他叔伯子弟姐妹們一起,生活在這將近一千平方米的大家庭中。
這幢樓房分上、下兩層,為磚石土木結構,走廊由青一色的鵝卵石鋪成,屋頂覆蓋厚實的青瓦,院內石雕、木雕、灰塑、壁畫等比比皆是,工藝精湛,栩栩如生。
同時,院內栽種桂花樹、茶樹、牡丹等樹種,給他們的童年帶來了許多歡笑和快樂。
鬥轉星移,時過境遷。經過兩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這幢古老的建築依然挺拔矗立,完好無損。
新一代的栗氏族人走南闖北,奮力拚搏,一個接一個功成名就,一個接一個搬出養育他們的老屋,一個接一個建起了頗具現代化特色的別墅和洋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