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偷(1 / 3)

華夏國海南省海口市桃源縣龍口鎮龍口鄉草摩村。

傍晚,微風拂過被太陽暴曬了一天的大地,帶來一絲絲的涼意。鬆散得如同被隨意扔在地上棋子一般的各個村子,開始從寂靜得毫無聲息漸漸變得有生氣起來。原本關著門下午在家避暑的人們如同約好了一般,將大門打開。睡了一下午的村民們扛著自家的‘寶貝’,三三兩兩的來到了幾個村子中間的自由市場上。

此時,熱帶的一天才真正開始。

這個自由市場是鄉下的幾個村子自發組織形成的,大家在這裏公平交易,這裏也是這些落後的小村落唯一的休閑之地。

村民們將自己手中覺得可以賣上價錢的東西隨意擺放在地上,也不見吆喝張羅,便掏出袋煙和旁邊的人閑聊起來。東西也是五花八門:海鮮、古董、手工藝品、農副產品和各種在城市過了時的電動玩具小家電應有盡有,可以以物換物,也可以用現金交易,因為這個在地圖上根本就找不到的小漁村太過偏僻閉塞,所以世世代代在這裏生活的村民們大多數都以出海打漁為生,交通的極度不發達,也導致了這裏的村落與城市幾乎是脫軌的。這些以打漁為生的村民們,就這樣世世代代安靜而知足的生活在村子裏。

而在距離這個小市場不遠的草摩村,正有三個身影鬼鬼祟祟地蹲在黑暗的角落裏商量著什麼。

茂密的灌木叢將不寬闊的土路兩旁填充得嚴嚴實實,不放過一丁點生長和擴張的機會。三個鬼鬼祟祟的身影一動不動,就算是走到近前也發現不了。

沒過一會,不遠處的一戶人家走出幾個人。顯然是看到暑氣散去準備去市場逛逛的。為首的男人將一把大號的銅鎖結結實實的鎖在大鐵門上,又伸手用力拽了拽,在確定鎖好之後才轉身離開。

這戶人家與四周低矮破舊的房子明顯不同。小漁村居住的都是世世代代的原住民,平常鄰裏熟悉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誰家要是出個門買東西頂多就是將院子的門關上,防止養的小雞小狗跑出去,屋子的門上根本就沒有鎖這種東西。至於四周所謂的圍牆,不過就是用樹枝板皮之類的東西圍成一個方形罷了。

但是這戶人家卻不一樣,圍牆是用紅磚和水泥砌成的,足足有將近三米高不說,上麵還橫七豎八的放著碎玻璃碴子,整個院子占地很大,裏麵新蓋的紅磚房也是寬敞明亮,平坦的房頂上麵還架著家家都還買不起的太陽能熱水器。

一家人漸漸走遠,為首一個麵容清秀的胖子低聲說了一句老規矩之後,便如同幽靈一般的衝了出去。借著灌木叢的掩護來到牆下,如同壁虎一般沿著光滑的磚牆就爬了上去,然後靈巧的繞過密密麻麻的碎玻璃跳進院子。

足足過了半個多小時,灌木叢裏傳來了兩聲蛐蛐叫。跳進院子裏的胖子又順著原路靈巧的跳了出來,還不忘將土路上留下的腳印抹抹幹淨,三個人神不知鬼不覺的離開了。

沒過十分鍾,紅磚大瓦房裏忽然傳出來殺豬一般的嚎叫。一個滿眼通紅的男人拿著菜刀衝了出來,像瘋子一樣四處亂叫。

“老五啊,你這是怎麼的了?誰惹你了?有什麼事放下刀好好說話行不?”一個拄著拐杖的老頭仗著自己歲數大,有些膽怯的隔著老遠喊話。拐杖也橫放在胸口,似乎隻要情況不對,這拐杖立刻就變成了自衛武器。

“七叔!你是村長!這事你得給我做主!”被叫做老五的中年人瞪著通紅的眼睛,掃視了一圈湊過來看熱鬧的村民,惡狠狠的說道:“我辛辛苦苦存的錢都丟了!整整十五萬塊!十五萬塊!”

“什麼?十五萬塊?”七叔拐杖立刻又從橫胸處變成了拐杖拄在地上,剛才還渾濁不堪的兩隻老眼泛出亮晶晶的光芒。小漁村靠海吃海,家家戶戶除了山腳下墾荒開出的一點地之外,基本都沒有土地。再加上交通極度的閉塞,這幾個不知道哪朝哪代由被流放的罪民形成的自然村基本還處在自給自足的階段。村子裏的孩子們基本上隻是讀完小學就輟學跟隨父輩學習出海打漁的技巧,村子裏隻有一個戴著眼鏡的老夫子成立的私塾,能夠教習的,也就隻是小學的課程。後來,國家相繼出TAI了希望小學中學計劃、開荒拓田計劃和醫療下鄉計劃,以草摩村為中心的幾個自然村落才終於有了像樣一點的學校和小診所,家家戶戶雖然分得不多,但是畢竟基本都得到了能種一點菜和糧食的口糧田。小學和初中是連在一起的校區,並沒有什麼教學質量上的要求。如果初中念完想要考高中的話,那就要去遙遠的桃源縣縣城了。每三天對開一趟的線車、遙遠的陌生環境和昂貴的各種費用,讓草摩村的孩子基本讀完中學就輟學在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