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無易挺進歐洲,陳明略率部與滿俄聯軍決戰、鄭關強橫掃非洲各個殖民地之時,第八集團軍及從國內調來的十個守備師四十萬大軍在東海艦隊的協助下,越過朝鮮海峽,向駐紮在這裏的三十萬日軍發動攻擊。
這個時代的日本人可不是後世二戰時被武士道精神洗腦了的日本人,日本人有一個特點,在弱者麵前,他們趾高氣揚,在強者麵前,則是無比溫順,三十萬日軍雖然聽過興夏軍很厲害,但卻沒有真正見識過,所以,他們對興夏軍卻不是很害怕,在開始時,他們很勇敢地朝著興夏軍衝鋒。
不過,日軍很快就見識了什麼叫高端武器,日軍也使用燧發槍,是滿清給他們的,但隻有十萬人裝備了滿清送的燧發槍,其他則是土製火繩槍和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所以,在配備了後膛槍和衝鋒槍的興夏軍麵前,挺了一地的屍體,最後,再也堅持不住,扭頭就逃。
興夏軍緊緊追趕,講跑步,那些日本人可遠遠比不上每必須堅持跑上五公裏的興夏軍,所以,大部分日軍都沒有逃掉。最終,三十萬大軍,被殺了一萬多人,傷了數千人,逃跑了五萬人人左右,其他二十多萬人竟投降了。
不得不,日本人的性格古怪,隻要把他們打服了,他們就會變成最好的順民,二十多萬人投降,本來興夏軍還擔心不好管理,但他們竟自覺分成組,由組長帶隊,中規中矩,就算是想刁難他們都不好意思。
三十萬日軍覆滅,讓日本幾乎喪膽,日本東山皇急忙找德川家族家主德川光囹商量對策。
德川光囹也沒有辦法,一句話得好,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什麼陰謀都沒有用。現在,就是這種情況,中華帝國太過強大,強大到他們連興起反抗之力都沒有了。
接下來,興夏軍一路高歌猛進,一直打到京都。
麵對著數十萬興夏軍,守衛京都的日軍堅守了半個月,十多萬人死傷一半以上,最後,日本東山皇與德川家族家主德川光囹在無奈中下令投降。至此,當年元蒙都沒有打下來的日本終於宣告滅亡。
在興夏軍在世界高歌猛進之時,中華帝國的航運業得到大發展,按張無易的設想,中華帝國將會派出開拓團到達南、北美洲,開拓團,有點類似西方的東印度公司,就是在軍隊的帶領下,開拓團每一個人都屬於半軍半民,平時種田工作,戰時就是戰士,他們都帶著較為落後的燧發槍,按照軍隊的組織行事。由於美洲那裏太過荒涼,條件無比堅苦,而且離中華帝國太遠,所以,凡是到那裏的人,每人可以得到一千畝土地,家屬可以得到五百畝土地。最重要的則是,張無易知道後世好像美國的西部地區、亞利桑那和加利福利亞等地都有黃金,他讓宣傳部門大肆宣傳北美洲西北部有黃金,至於哪裏,相信在黃金的吸引下,必定有人會願意冒險的。
到目前為止,中華帝國已經建造出三千噸的船隻,製造出回式蒸汽機,功率比以前的更大。所以,美洲雖然遠,但有了蒸汽機船,兩三個月就能渡過太平洋,這對於中華帝國移民美洲非常有利。
除了美洲外,中華帝國也沒有放過大洋洲,大洋洲距南洋諸島並不遠,到那裏非常方便,中華帝國給出優惠的條件,凡是到那裏生活的,第一批青壯每人能得到四百畝土地,其家屬能得到兩百畝的土地。這一政策出來,到大洋洲的人陸續不絕。
北方,陳明略率領八十萬大軍與滿俄數十萬大軍經過一番激戰,再次擊敗滿俄聯軍,滿俄聯軍一路西逃,陳明略部緊緊追趕,一直殺入歐洲。
毆州已經是一片混亂,數百年前,蒙元入侵歐洲,鐵蹄過處,幾乎是屍橫遍野,無數城市被屠城,最可怕則是蒙元用屍體當武器,散布瘟疫,病死的人比戰死的人更多,至今,歐洲的人聽到蒙元都會打顫。而現在,興夏軍又來了,歐洲的高層也許知道興夏軍不是蒙元,不會那麼野蠻,但平民可不知道,而高層為了得到平民的支持,全都極力宣傳興夏軍比蒙元更可怕。所以,歐洲各國放下所有成見,形成了自古以來第一次大聯合,而且是精誠團結,所有國家都動員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形成一個歐洲大聯盟,簡稱毆聯,其成員包括歐洲所有國家,亞洲所有逃亡到歐洲的流亡政府和軍隊。
毆聯的實力是很強的,組建的軍隊達四百萬,當然,其中兵力貢獻最多的是滿清流亡政府和俄羅斯,這兩個國家出動的軍隊達一百五十多萬。
麵對歐洲四百萬大軍,張無易也執謹慎態度,他明白,如果擊敗這四百萬聯軍,歐洲就再也沒有軍隊能擋住中華帝國的鋒芒。當然,如果能打殘甚至殲滅這支軍隊,這地球就隻有一個國家,那就是中華帝國。
光華五年一月,中華帝國經過半年準備,調動兩百萬軍隊,從東方、南方兩個方向到達歐洲,在歐洲,四百萬大軍在巴黎城整戈已待。
興夏軍方麵,南方和東方兩路二百萬軍隊彙合,也到達巴黎,雙方共計六百萬大軍,可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一次戰爭,而這一仗對雙方都是極其重要,興夏軍如果勝利,中華帝國就會獨霸地球,反中華聯盟如果勝利,就能保住他們的國家,所以,雙方都憋足了勁全力以赴。
光華五年六月,中華帝國兩百萬大軍與毆聯與滿蒙、中亞、西亞各國聯軍共計四百萬大軍在巴黎城外決戰。
此戰,雙方共計出動六百萬大軍,民夫無數,一方是中華帝國,另一方統稱反中華聯軍。此戰,反中華聯軍人數占據極大優勢,但雙方的實力卻有一定的差距,反中華聯盟四百萬大軍以米尼槍為主,有數十萬杆後膛槍,還有大量的連珠槍、輕機槍、重機槍,大火炮達兩萬多門,因為時間關係,各國生產的後膛炮並不多,隻有五千多門。使用的火藥以黑火藥為主,有少部分硝化甘油火藥。另外,有騎兵七十多萬。
中華帝國這一方使用的都是後膛槍,有十多萬把衝鋒槍,擁有上萬挺輕重機槍,火炮少一點,隻有五千多門,但都是後膛炮,因為距離問題,大型火炮很少,不過,卻有大量的火箭炮,而且火藥全是硝化甘油,威力根本不是反中華聯軍火炮能比的。此外,中華帝國軍擁有騎兵三十多萬,但隻有十萬騎兵擁有馬上肉搏的戰力,其他大部分都是騎馬步兵。不過,興夏軍的騎兵卻擁有最先進的武器,大部分是後膛槍,有近萬支衝鋒槍。所以,興夏軍的騎兵雖然少得多,但其實力卻不在反中華聯軍之下。
反中華聯軍的數量多,騎兵也多,所以,他們強先進攻興夏軍。
張無易下令收縮防線,以防禦為主,讓反中華聯軍進攻。其原因就是他在等中華帝國送過來武器,興夏軍雖然使用的是先進的後膛槍,但後膛槍對後勤要求很高,兩百萬大軍,從萬裏之外的中華帝國到來,是然中華帝國人多船多,但運過來的武器還是有點不夠,至少,興夏軍現在就缺少子彈和炮彈,最多隻能支持一兩場戰役,所以,興夏軍不得不等彈藥到來。
因為雙方都有半年時間的準備,興夏軍這一方已經修好了工事,在反中華聯軍的攻擊下,興夏軍的陣地固若湯金,無論反中華聯軍的騎兵還是步兵,都無法越雷池一步,不僅如此,長達一百多公裏長的陣地前,丟下了數萬具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