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德樓》京城第一酒樓,涵蓋餐飲住宿為一體,其內設置賭場、青樓等諸多生意,是為大宋第一迎賓樓。
包拯抬頭看看奉德樓,“王爺,這裏便是那五年前,將軍一眾所住之地。”
王爺點頭,“怎麼樣,夠氣派吧,這可是朝廷整整用了六年的時間,花費三十萬兩建造而成的。”
包拯聽到此處卻不以為然,心中倒想,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卻隻是為了一個場麵,天下間多少黎民百姓的血汗葬送在此間。
“王爺,這樓周邊有沒有一些書生小戶人家,或者說一些附庸風雅之地。”
“這個……我就不知了。”王爺轉頭,“花戈,你過來。”
隻見身後花戈頭戴官帽,低頭哈腰,拱手而立,“王爺。”
“這周圍有沒有什麼書生人家或者是附庸風雅之地。”
“嘿嘿……王爺有,有。您瞧,斜對麵那個就是。”
說著花癩子的手指看去,隻見一個相對與奉德樓較破敗的小樓佇立一旁,門上倒是掛著一塊金匾,《榜首齋》。
“走,就去那問問。”包拯邁步。
“幾位爺,您幾位是?”榜首齋內此時清淨。一長須老翁書生打扮,上來說話卻不含糊,看看王爺、包拯,再瞧後麵的花戈。
“哦,老翁有禮。”
“有禮,有禮。”
“我們來此,是有些事情需要想向您打聽一下。”
老翁點頭微笑,“什麼事?”
“不知老翁五年前在此齋麼?”
“在,我在這都快一輩了。”老翁長歎一聲,“二十餘年了,我來京時,這旁邊奉德樓還沒有呢。”
“那你是在京城做買賣?”
“做什麼買賣,一朝不中,無顏回家,隻好再等下一朝,結果落得如今孤寡。”
“那您不想家人麼?”
“想啊,可是又有何辦法,回去也是個拖累,年輕時一介書生,沒力耕田,如今老了更是無顏,還不如現在在此地做一個算賬迎客的,隻等了卻今生了。”
包拯皺眉,心中卻為讀書人這般無奈感到苦澀。
“敢問老翁,這榜首齋還有你這般潦倒之人麼?”
“有啊,和我那年一起的還有幾個。”
“五年前有沒有一個書生應該是當時剛到或者到了幾年的英俊書生,有才情不得誌的那種。”
老翁背手昂頭,“才情之人倒是不少,我當年也是風華正茂,唉…對了我想起來了,有一個人……五年前我們都非常羨慕他,他和一個非常貌美的姑娘相好過一段日子,還中了探花,不過……”
“不過什麼?”
“不過他那探花朝廷說他是抄襲而來的,沒幾日和那姑娘好像也斷了來往,最後他鬱鬱寡歡,每日隻是對著那女子畫像發呆,唉…”老翁搖頭,“情字傷人啊。”
“那女子是誰?”
“這我就不知道了,看著似乎不是中原女子,我們沒有近處看過,不過那畫我倒是見過,那畫中女子騎著一匹黑馬,甚是威風。”
包拯看看王爺,“不出意外,可能就是此人。”轉頭笑對老翁,“敢問老翁,他叫什麼名字?住哪裏?”
“他叫穆若白,就在那奉德樓後麵一個小院住,不過他這幾天好像沒在家。”老翁手指微動,眼角輕挑。
“王爺您看……”包拯轉頭看著王爺,眼神中帶著些許異樣。
王爺會意,點頭,“走,去看看。”
“多謝老翁,那我們先走了。”
老翁微笑,待來人走後,有些緊張,擦擦額上點點汗水。搖搖頭,歎口氣,轉身上了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