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5日,悉尼奧運會男籃組賽,美國Vs法國。 Ww W COM在離下半場比賽還有16分秒的時候,卡特前場斷球,麵對法國隊中鋒維斯的防守,直接起跳飛過對方的頭頂,用一記戰斧式扣籃將球砸進籃筐,這記扣籃被命名為“死亡之扣”。從那以後,“死亡之扣”特指籃球比賽中進攻者麵對防守隊員,隔扣或者騎扣防守隊員的扣籃行為,而且有卡特珠玉在前,基本上默認這樣的扣籃是要飛躍內線球員的。
而這一記“死亡之扣”徹底改變了卡特和維斯兩個人的職業生涯。1998年以輪五號秀的身份進入nBa的卡特很快成為聯盟裏炙手可熱的級球星,他的扣籃已經上升到了藝術的層麵,後來也成為聯盟四大頂級外線球員之一,也就是所謂的“西科東艾,北卡南麥”。至於悲慘的背景圖維斯,他職業生涯一直效力於莫斯科中央6軍,直到8年才宣布退役,不過他的生活在那記扣籃之後,酗酒、自殺未遂,走向了人生另一個軌道。
葉鋒當然想嚐試一下“死亡之扣”,不過看起來這可能是個乞丐版的,因為現在尼克斯在場上的內線球員身高並不高,6米的大衛·李和艾爾·哈靈頓已經是他們場上的第一高度了,要真想找一個1米以上的中鋒很不容易。不過算了,米6就米6吧,身高不是重點,騎扣才是關鍵,隻要能飛起來,自己的那口惡氣也算是出了。
但是仔細想想,這還真不是太容易,先他和防守人之間不能有其他球員,要不然度衝不起來,基本上沒有哪個球員能夠原地起跳飛躍米6的防守人吧?其次要趁著自己狀態不錯的時候來做出這個動作,如果等到體力不足再去扣,那就隻能是有心無力,徒增笑柄就算了,受傷也不是不可能的。當然,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向卡特學習,搶斷之後的快攻暴扣可以完美符合所有條件,也很適合拿來打臉用。
打定主意之後,葉鋒瞬間化身為外線鐵閘,而且還特別積極地跟隊友換防,大部分時間裏他都保持著對持球人的壓力。布雷克和羅伊不知道他要幹什麼,不過有人自己站出來防守持球人,他們也就樂得輕鬆。不過直接搶斷的話十有**會變成一個級簡單的快攻扣籃,也就沒辦法享受到騎扣對手的快感了,想到這裏,葉鋒決定鋌而走險,先假裝失誤丟球,然後再把球給反斷回來,這樣應該就可以單獨麵對尼克斯的內線了。
要是讓麥克米蘭知道他的想法,鐵定會是一頓臭罵,畢竟現在兩隊之間還處在拉鋸戰當中,任何一個回合都是很關鍵的,一來一回可能就是四五分的差距。能夠反斷回來當然很好,可是直接給對手送上兩分的幾率要大得多,葉鋒這個想法的風險不是一般的大。其實也就是在第一節他還敢這麼想一想,如果到了第四節這種關鍵時刻,很可能一個球就決定勝負,那時候他才不敢這麼玩呢!
葉鋒對自己的實力很有自信,但是這種事情要做得衣無縫還是比較困難的,至少不能讓主教練看出是自己故意失誤。不過最好的時機就是隊友持球被搶斷,然後自己再搶斷回來,這樣既不用承擔什麼責任,還可以順便得到教練和隊友的稱讚,真的可以是無本萬利啊!就是這種心態出來挺陰暗的……
尼克斯本場比賽的後場組合是杜洪和昆廷·理查德森,不過這兩個家夥根本不以防守見長,想要他們搶斷無疑是難於登,可能什麼時候他們人品爆棚的話才可以從布雷克手上搶到球吧?至於羅伊,他剛剛就麵對杜洪完成了一次搶斷後的一條龍快攻上籃,也就不指望他能夠給對麵貢獻搶斷了。
也許是葉鋒的執念起了作用,也許是尼克斯的後場組合這場比賽確實人品不錯,葉鋒苦苦等待的機會很快就來臨了。布雷克在弧頂的一個傳給內線的擊地球被眼疾手快的杜洪截住,下一刻罰球線附近人仰馬翻,雙方球員亂作一團。已經倒在地上的杜洪非常機智地把球撥向了錢德勒,後者毫不猶豫地一把抄起球,往開拓者的後場飛奔而去。
這一切葉鋒都看在眼裏,他在左翼45度角的位置根本沒有衝上去跟隊友一起爭奪球權,反而隨時準備好衝向己方半場。而當錢德勒運球往另一個半場衝的時候,葉鋒就已經啟動了,剛過中線他和錢德勒之間就已經隻相差了半米的距離。還沒等落在後麵的尼克斯球員出聲提醒,葉鋒一個箭步衝到錢德勒身邊,一掌把球拍掉。此時錢德勒完全沒注意到生什麼事,他隻覺得自己手中一空,又憑借著慣性往前衝了幾米,才現球已經被別人給直接搶斷,自然這個反擊也就打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