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6月0日,NBA勞資雙方就即將結束的舊版勞資協議在紐約進行了大約兩個半時的談判,最後雙方正式確認無法達成一致協議。根據規定,聯盟將於美國東部時間7月1日0時開始正式停擺。
在全聯盟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NBA曆史上第五次停擺期就開始了。所有球隊執行第一步停擺規則,即進入閉館時間,自7月1日起至談判成功前不能再有任何交易,球隊不能再監管球員、組織球員集訓(以保證這些球員能在訓練營開始時保持較好的狀態),NBA球隊的所有雇員,包括助理教練、訓練師等,都被聯盟禁止和球員有任何接觸。停擺期間,勞資雙方可以繼續談判,直到談判成功。但球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賽事時將不再有NBA的幫助規避傷病風險。
還在康複中心進行訓練的葉鋒在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哭笑不得:看來今年夏真的除了訓練就隻能訓練了,不過想來管理層要比球員們更無聊吧?畢竟他們什麼事都做不了,估計隻能選擇休假了。
1964年,由於球員利益未能得到保護,球員工會的地位也沒有得到承認,時任球員工會主席的海因索恩號召球員在全明星周末罷賽向NBA施壓。球員的罷賽行為令時任NBA總裁的沃爾頓·肯尼迪驚慌失措,他同意在全明星賽後與球員工會進行談判,這才令全明星賽順利舉行。勞資雙方隨後進行了談判,NBA認可球員工會的地位,球員們爭取到了利益保障。
1976年,NBA與ABA(美國籃球協會)合並,當時聯盟規定大學未畢業的球員不能進入NBA。ABA球員斯賓塞·海伍德由於棄學,被NBA官方認為不具備打NBA的資格,海伍德的合同無效。這個消息傳出之後,時任球員工會主席的保羅·西拉斯認為這是一種歧視行為,球員工會一方麵號召球員遊行示威,另一方麵將NBA告上法庭。法庭判定海伍德有權利在NBA打球,勞資雙方最後達成協議,允許家庭條件不佳的球員提早進入NBA。
1994年的勞資談判中,資方要求采用硬性工資帽,並對新秀合同進行限製。為了避免賽季縮水,勞資雙方暫時妥協,進而讓94-95賽季順利進行。在該賽季結束後,NBA宣布封館停擺,勞資雙方在又一番唇槍舌劍後,達成了新的勞資協議。雙方各退一步,硬性工資帽沒有被采用,球員合同被加以限製。
1998年月,NBA勞資雙方就勞資協議進行新的談判,老板們希望就聯盟的工資帽體係以及球員的薪資上限進行調整,然而球員工會對於老板們的計劃堅決反對,他們希望可以增加那些底薪球員的薪金水平。雙方最終談判破裂,聯盟開始停擺。停擺從1998年7月1日持續到1999年1月0日,這也導致98-99賽季每支球隊隻打了50場比賽。
而這一次看起來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嚴重,艾比作為ESPN的臨時工作人員,從同事那邊拿到了不少第一手消息,葉鋒聽了都有些目瞪口呆。勞方和資方的分歧主要在四個方麵:一是資方要求推行硬工資帽,而且希望勞方能在現有合同基礎上逐步降低薪水;二是資方認為NBA市場開發的相關收入份額不合理,希望能提高資方的份額;三是資方認為球員的大額合同上限必須修改,大力限製高薪,中等薪水和低薪球員工資不變,甚至略有增加;四是勞方希望能夠將球員分紅固定為總收益額的0%,並將其中的10%作為退休金發放給退役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