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夢之隊
作者:
你知道嗎?為了我們1分鍾的健康生活,我們的身體裏有多少精密的部件在準確地“運轉”,多少複雜的化學反應在交織地進行?它們之中有許多還可以稱得上是“世界之最”呢!
世界上最長的“管道”
人體各處遍布著一千多億條纖細的微小血管。盡管每條血管都很短,但全部連接起來則幾乎長達10萬千米,可繞地球兩圈。5個人的微血管連起來可以伸展到月球上去。這些血管時刻不停地向全身的組織細胞輸送養料和能源,隻要停止片刻,人就無法生存。
世界上最卓越的“水泵”
人的心髒終生不停地泵出澆灌生命之花的血液,通過血液把氧氣和各種營養物質,輸送到人體各個組織細胞。一個健全的心髒可以不需維修地連續工作100多年,每天泵出血液達6~8噸。一個健康成年人心髒跳動每分鍾大約在60~80次之間,假定為70次,每次泵出血液為80毫升,那麼三年半時間所泵出的血液就足以浮起一艘萬噸巨輪。一個70歲老人一生中泵出的血液,要用20艘萬噸油輪才能裝載得下。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種水泵能如此經久工作而不需維修。心髒,堪稱世界最卓越的水泵。
世界上最小的“電台”
人體細胞的代謝活動總伴隨著電的變化,用靈敏的儀器可以捕獲這股微弱的電流,醫學上常用的心電圖和腦電圖檢查所描畫出來的曲線就是心、腦電流的反映。近年發現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台微型電台,它能發射出頻率為150K.C的無線電波,這個頻率比我們收音機的收聽頻率稍低一些。組成人體的細胞數以千億計,日夜不斷爭相發放著形形色色的“密碼”信號。有病的器官會發出特殊的電波信息。當有朝一日我們能分別測定出各個器官的細胞電波並譯出這種“密碼”的含義時,我們就能及早查出隱藏的疾病。
世界上最小的“化工廠”
人體的新陳代謝大部分是化學變化。在數百種稱為“酶”的催化劑管理下,數不清的化學反應按照一係列嚴格而複雜的方程式一步步地依次進行,一方麵合成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物質,另一方麵又不斷分解掉種種有害毒物。沒有一本化學巨著能完全寫出這些反應的方程,也沒有一個實驗室能完全重複所有的反應。這一切,絕大多數都是在隻有1.5 公斤重的肝髒裏進行的。這是世界上真正的最小的化工廠。
世界上最奇特的“鋼筋”
堂堂的七尺之軀全靠骨骼支撐,骨骼是空心的,但有許多適應力學要求的紋理結構,所以輕而堅固。每平方厘米的骨頭可以承受1.5噸的重壓,絕不亞於花崗石。有趣的是構成這樣堅實骨質的材料中倒有1/4是水,堅硬的鈣質隻占重量的一小半,其餘是膠質等軟組織。如果用鹽酸溶去骨的鈣質,骨骼就變成可任意彎曲的軟管了。
世界上最神秘的“區域”
許多野生動物的視力、聽覺比人類靈敏,體力、耐力也遠比人強。但人類卻依賴著特有的中樞神經係統———大腦而成為萬物之靈。大腦,這塊產生智能的灰白色“地區”是人類最神秘的區域,直到如今,人類對自己大腦的研究和了解,遠比對電腦的了解少得多。電腦有很多優點。大型電腦1秒可以進行幾十億次運算,一個人用終生時間進行的數學演算,電腦幾天就可以完成,既不需休息也不出差錯。但電腦仍然比人腦遜色得多,它畢竟隻會按事先輸入的信息程序在一定範圍內作出反應。而人腦才具有真正的智能,對未知的事物能進行獨創性的思維和推理。
世界上最冗長的“交響樂”
人體除了聲帶之外還有一些會發聲的器官。心跳的聲音像低沉的鼓,節奏分明;肺像風箱似地把風鼓進氣管,使之發出從低調的呼呼聲到高亢的笛聲;空虛的胃腸常發出咕嚕的聲音,以提醒主人應該進食了。腸裏有水和氣體時還會奏出清脆悅耳的叮呤音響。這些聲音組成了一支永不休止的交響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