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會是長安城的幫會行首,號稱數百幫眾,實力冠絕八幫十二會,在長安城的地下勢力中穩坐頭名交椅。
幫主王太行,關中人氏,背上刺了好大一副蟠龍圖,人送外號“青龍王”,十來歲在長安城以打悶棍搶劫起家,後來發展成團夥,有一次因為打劫到了世家子的身上,而被京兆府捉拿歸案。
隻是後來不知王太行許下了什麼條件,竟然被無罪開釋,而且出來之後建立了青龍會,在東西二市欺行霸市,收取保護費,官府竟然不聞不問,任由他慢慢變成長安一霸。
當然,對上官宦人家王太行還是客氣講理的,但是對於普通的小市民來說,王太行就是這長安城的地下皇帝一般。
說句不好聽的,有的時候皇帝說話還未必有王太行管用。
比如哪個豪門要擴建庭院,而旁邊的窮鬼鄰居不肯搬走,還訛詐錢財,這時候青龍會就出場了。
在王太行幫主的帶領下,青龍幫全體成員發揮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熱情的幫住貧困市民搬家,雖然有些人家會丟失一些財物、獲得一些皮內皮外傷什麼的。
可是,這與青龍會又有什麼關係呢?幫忙還有幫錯的嗎?一些風言風語阻擋不了青龍會幫眾們的熱情。
而且每次活動,王太行都會身先士卒,為了推廣“青龍會”這一品牌,每次王太行都是光著膀子去的,讓“青龍會”這一品牌形象徹底深入人心。
在全體幫眾的積極肯幹下,青龍會不負眾望的成為了長安城幫會中的領跑者,後來雖然因為利益糾葛長安城裏陸續出現了許多幫派,但是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實際操作能力都與青龍會相距甚遠。
從此,青龍會三個字在窮苦百姓家甚至能止小兒夜啼,與前朝名將麻祜不相上下,在這點上,皇帝李儇拍馬也趕不上。
前天,在青龍會的秘密總壇裏,王太行正喝著小酒,看著這個月的收成。
正得意間,二幫主送來了一張紙條,讓本來心情很好的他突然變得很焦躁。
紙條的內容很簡單,就是“破壞皇帝的征兵計劃”九個字,落款是一個篆體的王字的小印。
命令很簡單,也很不靠譜,隻提了要求,至於怎麼去破壞,那個他們不管,他們隻要看結果。
二幫主其實就是他們的人,雖然王太行看起來很風光,可是要幹什麼全是他的幕後老板通過二幫主帶話給他,而且平日裏還負責監視他的行蹤。
隻不過因為王太行天賦異稟,就是適合吃江湖飯,一身刺青也有赫赫大名,比較適合推廣幫派的影響力,王太行才得以一直當這個幫主。
當然,這都是背後的辛酸,人前的王太行還是蠻風光的。
而且隨後王太行收到消息,不止是青龍會,長安城的全部幫派都收到了類似的指令,就是要在這次皇帝的征兵活動中搞事情。
這在無意之中也揭露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長安城所有的幫會組織背後的利益階層基本是同一階層。
他們之間或許矛盾重重,但是麵對一個想恢複皇權的帝王,他們還是迅速達成了一致,把矛頭指向李宣。
王太行麵無表情的站在坊門下,按慣例他依然是光著膀子的,一身蟠龍圖活靈活現的展示給現場的市民們,幸好現在已經三月份了,天氣回暖,要是寒冬臘月可就不知王大幫主是否能風采依舊不動如山。
手下的嘍羅們則在旁邊七嘴八舌的說道:“我們幫主過來那就是給你們麵子,還要舉這個什麼破石鎖,別敬酒不吃吃罰酒,惹怒了我們幫主,大家夥明天就去幫你搬家!”
“就是,這麼輕的石鎖拿出來那是侮辱我們幫主!”
“對!我們幫主可是拳頭上站人,胳膊上跑馬的好漢,一石五的小玩意兒這是寒磣我們幫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