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全麵發展新長安(2 / 2)

然後剩下的和原來淘汰的兩萬多人一起,李宣可以從其中挑選出老手藝人,組合出來一些工坊,加工一些穿越眾耳熟能詳的工業化產品,比如香皂、香水、玻璃、水泥、黑火藥等等。

然後再剩下的人員單獨編製,建立一個叫皇城司的機構,別說趙宋的這個機構名字取得還可以,李宣直接拿來用就好,負責整個長安城的改造計劃。

皇城司負責皇城官府職能之外的一切事務,直接向皇帝負責,隻要官府不管的皇城司都管,下轄六個院,分為工程院、火情院、治安院、教育院、情報院、路政院等。

工程院顧名思義,就是工兵部隊,李宣花了軍餉也不能養閑人啊,全部軍事化管理,長安城太老氣了,需要進行改造的地方太多了,工程院的編製最少要維持一萬人以上。

火情院就是消防部隊,這個時代的房子多是木製結構,防火性能極低,遇上火情一燒就是一大片甚至一個坊區,所以在水龍局之外另設火情院,對建築的不合理處進行規劃改建,增設馬頭牆、消防通道等設施。

治安院就是類似於後世的警察部隊,因為官府的三班衙役根本就不夠用,明朝還有個五城兵馬司專門負責京城治安呢,所以李宣單設一院維持秩序,人數基本在五千人左右,保證一個坊區每天都有十數人左右巡邏。

治安院的標準就是挑選高大威猛一些的,不過城中的中青年一下子來了五萬人,剩下的潑皮想必不會有什麼厲害角色。

教育院負責基礎教育,就是所謂的掃盲,挑選市民中識字的作為老師,教授普通市民和士兵基本的文化課,最低要能看懂布告,能寫簡單書信,到時候李宣會為他們整理出一份教材出來。

情報院則是負責打探消息和傳播消息,李宣要知道輿論和掌握導向,這些人手還要慢慢擴展。

路政院這是李宣有感於市民出行困難,決定在城內開通四橫四縱八條線路,配上四輪加長馬車,隻要一個大子的票錢,每隔一刻發一趟車,從早上卯時一直開到酉時,招手即停。

並且負責維修保養城內的道路,如果工程量太大則可以聯合工程院一起進行。

這樣一來,李宣就等於是手上多了五萬的可用人馬,一個月的糧餉大概需要錢二十萬貫左右。

幸虧李宣有係統,要不然還真是養不起這麼多人,而且李宣的城市改造計劃也需要不小的費用,不過這樣一來長安的商業會相應的提升一些,多少也算是給的紅利吧。

兩萬多人跑圈測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眼看著今天進行不完,常凱建議今天先跑五公裏長跑,明日再進行一公裏的折返跑。

李宣點頭同意了,正好這個時候王太行帶著人扛著柴火回來了。

李宣示意他們把柴火堆起來,一揮手,地上的石頭消失不見,留下一地零散的血腥屍體。

當時就有一些幫眾臉色煞白,跪倒在一旁嘔吐,畢竟這種血腥場麵不是人人都接受得了的。

李宣強忍著反胃,心裏默念:“這都是假的,我在看電影!這都是假的,我在看電影!”自我催眠。

王太行臉色也變了變,但是好歹也是手上有過人命的社會大哥,仍自鎮定的指揮那些沒心沒肺的輔兵,將屍體一一收斂,然後放到柴堆上火化,完畢再將骨灰裝壇。

李宣吩咐常凱等人明天的日程安排之後,就起駕回宮了,楊筠鬆全程陪同左右,畢竟天牢裏麵還有個收獲在等著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