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活著是一種修行,可修行又是什麼呢?
或許我們每天都被這樣的問題所纏繞、困惑,終究找不到答案,但凡有空暇的時間,我們就可能陷入對生活的追思、回憶,想從回憶的畫麵中找尋生活留下的足跡,幻想捋出一點說服自己的理由,然後投入生活的浩瀚大海,不停地遨遊其中,渴望早一天到達生活的彼岸,獲得閑庭信步般的生活。
可又有誰到達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大多數人之所以得到否定的答案,是因為他們心思所慮太重,沒有理解生活的本質,他們隻看到了生活的背影,卻不曾看到生活的麵目何為,時間久了,也就耗神費力,開始抱怨,埋怨生活的種種,道不盡,說不完,這是大多數人對生活的淺薄,就這樣以無知的狀態度過一生。
而我對生活的真正理解,要從我曾經在工作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一位畫師,並與他簡單對話之後才真正開始的。
記得我剛大學生畢業那一年,初次來到工作的地方,對工作和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希望和暢想,甚至是想到要去當老師就蕩起內心的海浪,不停放的拍打著我的內心,久久不息,夢裏也會唱著歌。因為從小到大所見所聞,都讓我覺得老師是這世界上最耀眼的職業,是所有人理想職業的終結者。
就這樣,懷揣著對職業的信任和執著,來到了火焰山下,這個神秘而又具有濃鬱果香的地方,在這裏開始了我的執著,開始了我的新生活目標。
經過半個學期的熟悉,內心漸漸地平靜了下來,說是平靜,也不全是,隻不過是對自己的一種安慰罷了,內心開始像鍾擺一樣,擺來擺去,有時候擺到自己也無法控製思緒,但又渴望控製這種無限的思緒,說服自己,壓住內心的浮動,這是夜深人靜的時候一種飄思。
白天妄圖通過繁忙來解脫這種思緒,讓自己像尋食的鳥兒一樣,一刻也不停下來,隻有這樣才不會遐思,才不陷入自己的思想大海,不致遊得太累,要知道思想的遨遊,才是最累的,難以解脫。
到了第二年,春暖花開,萬物複蘇,人們又開始了一年的繁忙,葡萄枝頭躍滿了新抽的生命,它們在風中舞動,似乎對生命有無限的詮釋和希望,那悅動的身姿恨不得一下子,爬上葡萄架子上,展示它們對生命的理解,奏響不一樣的生命之歌。
我還是一如既往的東張西望,等待著,等待著!
有一天下午,我接到校長的一個通知,說是有一個“杏花節”,要讓我和另外一個年輕的老師帶學生過去,充作“杏花節”的誌願者,就這樣,終於有了一次外出的機會,給生活像是一點調料。
我和徐老師按時組織學生、坐車,如期到了“杏花節”地點,我們的車剛進的時候,還以為是進了桃花源,到處是杏花,瞬間覺得眼前一亮,我眯著眼睛,頭伸到車窗外,讓春風撫著我的臉龐,花香溢滿我的身心,感受著,暢想著,恨不得讓時間駐足,以保留這份美好而又醉人得畫麵。
下了車,便有旅遊局的工作人員忙著接待我們,向學生發放了誌願者服裝,不一會,大家都準好了,進入了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了誌願服務,以便豎起“杏花節”火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