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脾胃虧虛:肢體痿軟無力日重,食少納呆,腹脹便溏,麵浮不華,神疲乏力,舌淡,舌體胖大,苔薄白,脈沉細或沉弱。
(4)肝腎虧損:起病緩慢,下肢癱軟無力,腰脊酸軟,不能久立,目眩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
痿病的治療
(1)肺熱津傷的食療處方
處方一:海帶50克,綠豆100克,白酒少許。將海帶用水發開,洗淨,切絲。綠豆洗淨,清水泡20分鍾。二者加白酒下鍋煮即可。
處方二:無花果15克,水煎調冰糖服。
處方三:羅漢果1個,柿餅1個,水煎服。
(2)濕熱浸淫的食療處方
處方一:土茯苓400克,烏龜2隻。把土茯苓加水適量煎熬1個小時,烏龜用沸水燙死,去頭爪內髒,放入土茯苓中,煮熬3小時。
處方二:赤小豆120克,白茅根250克。二者加水煮至水平,除去白茅根,將豆分次嚼食。
處方三:綠豆6克,加水煮至豆熟後,放入銀花15克,一同煮沸,以湯色碧綠而渾濁為佳。
(3)脾胃虧虛的食療處方
處方一:鮮牛肉150克,粳米200克,薑汁等佐料適量。牛肉洗淨,切碎成肉糜,放鍋內,加薑汁拌勻。淘淨粳米放盆內,加水上籠蒸40分鍾,揭鍋蓋,將薑汁牛肉倒入飯中再蒸15分鍾。
處方二:砂仁15克,木香1克,藕粉30克,白糖適量。將砂仁、木香研成細末,摻入藕粉,用沸水衝成糊,加白糖服用。
處方三:柿餅,常服,可調脾胃之虛弱。
(4)肝腎虧損的食療處方
處方一:枸杞子、梗米與山萸肉,共煮後服用。
處方二:鮮桑椹1000克,取汁,加蜂蜜一同熬至稠厚,待冷備用。每次1湯匙,水湯後衝服。
處方三:黑木耳50克,洗淨煮沸,加雞蛋1枚,打散,加佐料少許服用。
【貼心提示】
臨床治療痿病時,不論選方用藥,針灸取穴,都應重視“治痿者獨取陽明”原則的運用。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一原則,應注意明確以下二點。
第一是治痿獨取陽明強調補益後天,采取益胃養陰、健脾益氣等以補為主的治療方法,這是治痿獨取陽明的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清胃火、祛濕熱等祛邪之法。
第二是獨取陽明是治療痿病的重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不能用獨取陽明的法則治療各種證候的痿病,應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與其他治痿方法,如清熱潤肺、滋補肝腎、活血通絡等法有機結合使用。
【語錄鏈接】
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也。
——《黃帝內經·素問·痿證篇》
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
——《黃帝內經·素問·痿證篇》
陽明為宗筋之長,陽明虛則宗筋縱,宗筋縱則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於機關,此不能步履,痿弱筋縮之症作矣。
——《臨證指南醫案·痿》
蓋肝主筋,肝傷則四肢不為人用,而筋骨拘攣。腎藏精,精血相生,精虛則不能灌溉諸末,血虛則不能營養筋骨。
——《臨證指南醫案·痿》
19.調經必須滋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