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航天科技中關村航天科技創新園、中航工業中關村航空科技園、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技產業園、北航國際航空航天創新園、北郵信息網絡產業創新園等24個產業創新園已啟動建設,推進科學城建設單位共實施新建或改造樓宇項目73個,規劃總建設麵積約68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400億元,規劃建設公共服務平台130多個,組織製定了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農業生物技術、林業生物技術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建設方案,並推進實施。
北郵信息網絡產業技術研究院感知大廈和網融大廈、牡丹中關村數字電視產業園一期工程、印刷學院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辦公樓、中國建材科技創新園綠色建材重點實驗室大樓、北科大新興產業技術研究院天工大廈等6個項目已建成,建築規模總計20.2萬平方米。
此外,科學城積極開展招商工作,一批基本建設項目已經投入使用。目前,中關村科學城特色產業園成功吸引了160多家重點企業和150多家共建研發機構,產業鏈上下遊集聚效應初步顯現。感知大廈已入駐了賽偉網絡等14家網絡通信領域的創新型企業,網融大廈已入駐了5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6所部市級重點實驗室,中關村高端人才創業基地(北科大天工大廈)已吸引約30家企業入駐。
與此同時,一批科學城重點建設項目正在快速推進。目前,普天集團三網融合園東區、北交大現代軌道交通產業技術研究院科技創業大廈、中電科十五所信息服務創新園物聯網科技大廈(一期)、北航國際航空航天創新園北鬥大廈、航天科技中關村航天科技創新園衛通大廈等16家單位的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北航、北交大、中電科十五所、大唐電信、中國礦大、中國建材集團、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林業大學8家單位在建的基本建設項目進展順利。北航國際航空航天創新園藍天大廈、北師大教育科技產業園教育服務大廈等13個項目已取得規劃意見書,其他41個建設項目正在協調推進中。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科學城深化技術與市場對接,目前已完成組建並實體化運營一批產業技術研究院。已有北航、北理工、北科大、北郵、北交大、人大等12所高校組建了產業技術研究院,其中北航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北郵信息網絡產業技術研究院等5家正在組建企業化的運營實體。北航、北郵等9家產業技術研究院與企業聯合共建了45家研發機構。
通過加強政策創新引導,高校院所主動轉化科技成果的方式不斷豐富。北理工、北交大、農學院等分別製定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鼓勵教師通過多種方式轉化高校科技成果。各高校不僅依托與高校合作的企業、校企共建研發機構(實驗室),還積極探索成立學科性公司、項目公司、加入產業聯盟等,促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
政府層麵對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和海澱區政府分別與北大、清華、中科院北京分院簽署了共建技術轉移中心的合作協議。市教委和市經濟信息化委針對車輛、新材料、低碳等領域分三批聯合認定了12家北京市技術轉移中心。中關村創新平台組織了兩次院校企項目對接會,梳理發布了科學城院校企產業化合作項目107項。目前正在推進實施的產業化項目共159個。已通過股權投資、貸款貼息和補貼等方式,對27家單位的59個產業化項目給予4.7億元的支持。
科學城工作組組長梁勝表示,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全麵實施之年,也是科學城建設的重要推進之年。下一步將重點推進如下幾項工作:
一是完善體製機製建設,健全工作組織體係。進一步完善部門聯動、市區聯動和簽約單位聯動的科學城建設工作機製,分解落實好《規劃》的各項工作任務。研究將相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中介機構納入工作體係,形成完善的支撐服務體係。
二是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政府資金引導力度。深入貫徹落實中關村“1+6”先行先試政策,進一步研究針對科學城區域空間再利用的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相關政策措施;研究建立科學城統計體係。
三是依托創新載體,推進重點工作落實。推動產業技術研究院逐步建成具有法人資格的創新型產業組織,推動高校院所與企業聯合共建技術研發機構(實驗室)和中試基地;繼續加快推進特色產業園建設,加大力度推進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進一步加強產業鏈領軍企業的引進與合作;不斷健全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的培育機製,加大對重大項目落地的支持。
四是加強與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協調,爭取中央預算資金的更大支持和相關政策的先行先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