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阿房女之謎(1 / 1)

趙國l陸續發生了大地震和大災荒,災後瘟疫和饑荒讓很多趙國難民不得不被迫背井離鄉。曾經貌美如花的阿房女雖然僥幸活著,可是已經餓得瘦骨嶙峋花容失色。戰爭連年不斷,家園被戰火摧毀,所有的親人在秦軍的交戰中死亡。孤零零的一個人生不如死,唯一的安慰是兒時的玩伴秦人蒙天放哥哥一直守護著她,他們倆相依為命在戰火紛飛中流浪。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戰禍連天除了秦國,哪裏還有安身之地,最後他們隱姓埋名回到秦國。不久他們倆就被秦軍找到,秦始皇以最高規格的儀仗親迎阿房女進宮,他遲遲未立的皇後之位還為她而留著。

秦始皇將阿房女迎入後宮後對她萬千寵愛於一身。鼎鐺玉石,金塊珠礫,奇珍異寶都運送到阿芳宮裏邊來。可是阿芳因為嬴政致她國破家亡對嬴政拒之千裏冷冷冰冰,獨守後宮終日鬱鬱寡歡。嬴政多次想立阿芳為王後,可都遭到拒絕。嬴政並不想勉強這個他最在意且來之不易的愛人,用溫情試圖一點點感化阿芳。並不斷給阿芳洗腦,攻打六國統一天下是為了結束西周以後250多年的戰亂,救百姓於水火。隻有天下大同才能結束分裂割據,結束戰火紛爭。是天下萬民眾望所歸,相比國家姓什麼,和平才是人民真正的渴望。嬴政為取悅阿芳,將她視為唯一親人的蒙天放冊封為羽林軍統領,統帥守護皇宮的三萬精兵。嬴政為博阿芳一笑,又差役七十萬苦力在都城鹹陽大興土木,建宮築殿修建規模最大的皇宮。“覆壓三百餘裏,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鹹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秦始皇更將這天下第一宮“擇名命名之阿房宮”。

嬴政的所有努力慢慢溫暖了阿芳,就在她對這兒時最好的玩伴兼殺父滅母的仇人,左右搖擺之際。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嬴政必須親臨前線指揮作戰,深明大義的阿芳最終放下了兒女私情,隨同嬴政親征。戰火中嬴政被使百斤鐵椎的力士,在博浪沙設伏。力士之椎擊中嬴政乘坐的馬車遇險受傷。刺客們鋌槍揮劍,其餘護衛寡不敵眾,蒙天放處變不驚,鋌劍護住嬴政。傷重不治奄奄一息的嬴政幸得身為神醫之後的阿芳悉心照顧才轉危為安。回宮後嬴政更是將阿芳與蒙天放這兩個兒時的玩伴視為最信任的親信。

風波平息,嬴政與阿芳曆盡磨難言歸於好。終於捅破了倆人之間的“窗戶紙”,讓這段備嚐艱險死生不棄的愛情明朗,阿芳封後在即。可秦宮中美女成千上萬,自阿芳進宮後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究竟是福,還是禍?嬪妃們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阿芳成了宮妃們的眾矢之的。專寵的阿芳並沒注意到其他人的嫉妒,於是就被設計陷害了。眾妃嬪聯合起來給阿芳宮中投施了迷情之香,並把負責守衛皇宮的蒙天放將軍引到阿芳宮中。在迷情春藥的作用下,情同兄妹的兩人不堪藥力,意亂情迷.......正好被故意設計前來的秦始皇撞見,嬴政惱羞成怒。雖然阿芳和蒙天放極力解釋,嬴政也隱隱懷疑此事是後宮中嫉恨的妃嬪或不知名的黑手所操縱。可兩人畢竟曾相依為命多年,孤男寡女瓜田李下若說無情,秦始皇也不免滿腹疑慮。盛怒之下的嬴政下令讓阿芳親眼看到蒙天放車裂行刑。但卻仍不舍得殺了阿芳。他暫將阿芳幽禁,取消封後大典,為了不讓家醜暴露,令史官抹去所有關於阿房女的記載。

曾經風華絕代,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阿芳就這樣在冷宮悲戚著血淚和情仇。最後的親人蒙哥哥的死讓她淒然欲絕,心灰意冷。但見冷冷的月光鋪在阿芳臉上,她淚幹腸斷,五內俱崩,蒼白的臉肌被月光一照,似目斷魂銷。鏡頭定格,我竟早已哭的不能自已,淚如雨下。是我,阿芳就是我,是我的前世,我什麼都記起來了。身邊的王岩低聲叫了兩聲:“若水,阿芳!”我卻不答應,透骨酸心肝腸寸斷,多麼希望剛才看到的就是黃粱一夢。王岩呆呆的望著我,又愛又憐,過了良久,他額眉緊蹙,心痛地流出兩行清淚。

“對不起,是朕一時惱怒移恨於此,竟親手葬送了我們的愛情。朕知道錯了,這2200多年來朕天天在懺悔。朕不該懷疑你和天放,你們倆都是朕最信任和忠實的伴侶。朕不應該殺了天放,朕相信你們是中了歹人的陷害,可為時已晚。即便你們倆人真有私情,朕也不在乎。那一層薄薄的貞潔之膜,與相伴一生相比,實在不算什麼。這2200多年的等待和懺悔讓朕明白:朕占有了天下和它無盡的財富,擁有了至高的皇權與帝王之術,仍有更多的欲望。但是,隻要朕還能擁有你,即便這世上隻有我一塊立足之地,朕也心滿意足。朕想對你說,朕不相信後宮的那把火燒死了你。朕始終相信你還活著,所以從未放棄找你,朕多次不辭勞苦地出巡,也是為了暗中找你。阿芳,告訴朕,你到底去了哪裏?那把大火是假的,你沒死對不對?”王岩,啊不嬴政緊緊地抱著我,泣不成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