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工

古今異事

作者:燕壘生

清朝雍正年間,湖南懷化屬下麻陽縣有個小鎮,鎮子不大,卻有一個讓鄉人自豪的古跡,是鎮上的一座道觀。

那座道觀名叫朝陽觀,曾經是座大觀。但明末天下大亂時,朝陽觀被亂兵燒毀了大半,後來有個邱姓道士四處化緣集資重修,才算稍稍恢複舊觀,但規模小了很多,鍾樓裏的大銅鍾也不見了,倒是鍾樓頂上的一顆銅鑄的定風珠尚在,雖然年深日久,仍是鋥明瓦亮,離得老遠便能看到。

定風珠有孔,風吹過便“嗚嗚”作響,但近些日子時常有人會聽得那鍾樓上發出鏗然一聲,這聲音風是吹不出來的,於是有人傳說道觀定有靈異,香火也因此漸旺。

在那道觀外,長年擺了個麵攤。有一天,攤主正在忙著,看到有個相熟的腳夫急急走過,一臉焦急,便叫了他一聲,問他發生什麼事了。

腳夫歎了口氣,說他前兩天趕了貨回來,走過一個牌坊時,忽聽得驢子一聲慘叫,倒在了地上。腳夫大吃一驚,忙去查看,見驢腹上有個小孔,正在汩汩冒血,不知是何緣故。

驢子傷了也隻能回家將養,本來腳夫覺得傷口並不算大,養個幾天就會好。哪知過了兩天,這驢子已是奄奄一息,草料也一口都不吃了,腹部卻越來越大。腳夫無可奈何,心想若不趁著這驢子活著時宰了扒皮吃肉,隻怕雞飛蛋打一場空,因此才急著要去找屠夫,哪知屠夫偏偏這時候出了門,他實在是沒了主意。

腳夫正說著,邊上一個吃麵的客人忽道:“朋友,你那驢子受傷時,是不是聽到有人在吹笛?”這人一口的江西話,腳夫聽了連連點頭道:“對啊,是聽到吹笛的聲音,但周圍沒見人。”

那江西人忽地一下站起來,道:“快帶我過去。現在天冷,又沒過三朝,你那驢子說不定還有救。隻不過……”

聽得還有救,腳夫又驚又喜,見那人欲言又止,心想多半是討要醫錢。可自覺家徒四壁,也付不出醫錢,正在躊躇,那攤主道:“老哥,你能救的話,醫錢我幫他給好了,不知要多少?”

江西人一笑道:“扶危濟困,那是走江湖之人的本分,我不是為醫錢,而是這位腳夫大哥定然遇到了射工。”

射工之名,這些人都聞所未聞,忙問江西人是怎麼一回事。

江西人說射工本是一種小蟲,長著一條很長的舌頭,能卷成筒狀。這射工口中常含著一粒沙子,有什麼獵物從射工麵前經過,它便將沙子射出,哪怕射中的隻是人影,也能讓人大病一場。一旦射入人腹中,這石頭見血即長,馬上就長成一大塊。

那驢子奄奄一息,肚腹變得很大,定是被射工將沙子射入腹中了。現在剛剛兩天,石頭應該還不曾充滿驢腹,若再多一天,那就無藥可救了。邊上吃麵的人聽得有這奇事,紛紛過去看熱鬧,連那攤主也收了攤一塊兒去了。

一到腳夫家中,隻見驢子已倒在地上,隻剩下抽搐了。江西人摸了摸驢腹,說:“果然如此。”說著解開身邊的一個皮囊,從中取出一些麻沸散,用溫水化開了灌入驢子口中。接著取出一把小刀片,將驢腹割開了個口子,伸手進去摸著,果然拿出一塊拳頭大的石頭來,道:“長這麼大了,幸好取得及時。”

說罷,他又取出一根針,穿上了羊腸線,將驢腹的傷口縫了起來。等他縫好了傷口,又用溫水將驢腹的血跡擦淨,讓腳夫弄了一束稻草來紮成個小捆,又灑上些藥粉後點燃,這稻草捆冒出了極濃的煙,吹入驢子鼻孔,這頭看似已無氣息的驢子一下翻身起來,雖然還有些委頓,但顯然死不了,本來碩大的肚腹也平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