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比劍(1 / 2)

此時將近陽春三月,大地上的冰河早已解凍,鶯飛草長,雜樹生花,一年中最繁華的季節又到了。

趙雪陽走在一處山間小道上,陽光並不強烈,但卻溫暖得如同母親的手,山間的樹木枝葉葳蕤,林中時時傳來布穀鳥的叫聲,暖風如酒,他醉心於這山間美景,連心底裏那一絲離別的惆悵也早就消融了。

走了許裏,路過一處山坳,趙雪陽見其中約有幾十人,分成左右兩撥,中間留了一大片空地,空地上竟有兩個人在比劍。他從小就跟隨師父學習內功以及輕功,拳法掌法也習得一些,可是對於劍術,師父說以後他可以學更精妙的劍法,現在不必學,故他就不學。但這時看到有人在比劍,還是不由自主地待在一旁觀看。

比試的人是一對男女,男的約莫二十幾歲,中等身材,皮膚微黑,穿一身青衣,手執一柄長劍,劍勢輕翔靈動,隻見他神態自然,顯得遊刃有餘。那青年女子一張瓜子臉,身材瘦削,看上去頗有幾分姿色,比試中汗水層出,反倒使臉龐變得更加白裏透紅。這時那青年手中長劍自右上斜劈而下,跟著左掌拍出,直攻那女子左肩。那女子後退兩步,短劍連刺,來勢甚急。那青年卻不回避,長劍又攻向那女子的胸前,那女子見這招來得迅猛,來不及退避,隻得縱身一躍,翻過男子的頭頂,並順勢向他背後還了一劍,男子長劍回救,同時轉身,兩柄寶劍相互碰撞,發出錚錚聲。

“停手吧。這局算和了。怎麼樣,韓師妹?”那兩撥人中左側端坐在一把太師椅上的老者問道。那老者滿臉皺紋,但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神。他見那自己徒兒武功勝過那女子,卻遲遲不肯將她擊敗,兩人鬥了幾百招還是不分勝負,故有此提議。與那老者對麵而坐的是一位四十多歲的婦人,隻見她緊繃著臉,神情甚是難看,她也知是那青年故意相讓,所以自己女兒才沒有落敗,於是緩緩說道:“好,三局一勝一負一和,按照規矩,紫雲劍歸你們東堂管!”原來這兩隊人都是紫雲堂的人,紫雲堂以紫雲劍而聞名,但它分為東西兩堂,那老者是東堂的堂主,名叫夏天星;那中年婦女是西堂的堂主,名叫韓霞。兩堂之間每隔五年便會比試一次劍術,勝的那一堂便執掌紫雲劍五年,同時處理堂中的內政外交,也就是差不多等於總掌門。若是比試是和局,那就由上次沒有執掌紫雲劍的那一堂執掌。上次是西堂執掌紫雲劍,這次比試和了,所以理該由東堂執掌紫雲劍了。

韓霞沒能繼續執掌紫雲劍,心頭甚是煩惱,這時見到趙雪陽在遠處的一棵鬆樹邊觀看他們,不由怒喝道:“哪來的毛頭小子,竟敢偷看我們的比劍!給我滾過來!”

趙雪陽從小到大都跟師父住在戀竹林中,很少和外界接觸,天真懵懂,根本不知道江湖中偷看別人武功乃是大忌。但其實紫雲堂這場比武並不是在自家私地,而是在野外人少的空地,別人觀看,也不算偷看。他生性溫和,聽到韓霞的怒罵,也不怎麼生氣,當下走到他們中間,抱拳道:“在下趙雪陽,隻是路過這兒,不知各位前輩在此,冒犯之處,還請海涵。”他見那老者和那婦人年齡大,故稱他們為前輩。

韓霞卻道:“你既在此看比劍,想必在劍法有些造詣,不露兩招讓我們瞧瞧麼?”她見西堂輸了比試,心中一腔怒火,所以出言也是咄咄逼人。

“在下不懂劍法,看著他們比劍,也隻是覺得好玩罷了,至於比劍,那就不必了。”趙雪陽畢竟涉世未深,不知道這話早已觸怒他人了。

“好哇,我們紫雲堂的劍法是給人看著玩的嗎?”韓霞脾氣十分暴躁,這時心裏更怒,但她自顧身份,不向趙雪陽出招,卻對她的女兒李飛燕說道,“燕兒,去教訓一下這個臭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