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結石
前列腺結石是指在前列腺組織或前列腺腺泡中形成的結石,它大多數發生在50~65歲的老年男性中。
1586年Donatus首先報告1例前列腺結石。真正的前列腺結石是指在前列腺組織或腺泡中形成的結石,存在於擴張的前列腺部尿道或尿道隱窩的結石是所謂的假性前列腺結石,其中還包括存在於同尿道相通的膿腔或憩室中的結石。有時較大的真性結石可穿破前列腺部尿道黏膜進入尿道,而排出體外。
嚴格地說,前列腺結石是指原發性或內源性的,在前列腺腺泡和腺管內形成的真性結石。這種結石可小如粟米,大如豌豆,可呈圓形或橢圓形,也可呈多麵體形,數目可以是1個,也可能是幾百個,一般呈棕黃色、暗棕色或黑色,小結石常較光滑,大結石或多發結石可占據整個腺腔,質地堅硬。這種結石多含有機成分,如蛋白質、膽固醇、檸檬酸等。
前列腺結石與尿道結石完全不同,不能混淆。在一些情況下,前列腺結石可穿破前列腺部尿道的黏膜,進入尿道,應與尿道結石相鑒別。
一、病因
前列腺結石的病因仍不清楚。真性前列腺結石是由於鈣質在澱粉樣體(torpor amylacea)上沉積形成的,澱粉樣體是存在於前列腺腺泡中小的圓形或卵圓形小體,在成人中多見,而兒童罕見。澱粉樣體是由卵磷脂和含氮物質構成的層狀結構,常在脫落的上皮細胞周圍形成,無機鹽(磷酸鈣和碳酸鈣)浸透到澱粉樣體中使之變成結石。有作者發現,結石是由正常前列腺液中所含的鈣鹽和磷酸鎂沉積而成,感染可以促進結石形成。
二、發病率
準確的發病率不詳,因為許多病例是在常規的X線或超聲檢查時偶然發現。Joly(1931)報道在636例泌尿係結石中有34例(5.3%)是前列腺結石。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自1960~1970年內的403例泌尿係結石中,發現6例前列腺結石。前列腺結石在兒童中罕見,40歲以下者少見,多發生在50歲以上。
三、結石的特性
前列腺結石的數目不定,可有單個至數百個,多為多發性。一般直徑<1cm,但也有直徑為數厘米的大結石。結石多為棕色或黑色,形狀為圓形或卵圓形,質地較硬。
前列腺結石可單發或多發,多時可達幾百個,有報道1例多達1247個,體積多在直徑1~4mm,灰黃色,小的結石多呈圓形或卵圓形,大的多發結石可占據一個腔,呈多麵體形,一般較硬,但可被鉗碎,偶爾也有鑄造形結石。
前列腺結石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它是由澱粉樣體鈣化而成,實質上就是正常前列腺液中的磷酸鈣沉積而成。而前列腺的感染可以促進某些結石的形成。其中有機成分占20%,蛋白質占8%,膽固醇占37%~106%,枸椽酸占017%~29%。當前列腺結石阻塞前列腺導管並暴露在尿液中,其形成的結石成分同泌尿係結石。
四、病理改變
當結石很小時,前列腺的病理改變隻表現有圓形細胞浸潤的慢性炎症,腺泡中充滿脫落的上皮細胞和碎片,腺泡本身不一定擴張。結石較大時,導管和腺泡擴張,周圍的腔大小形態各異,內無上皮覆蓋,在腺泡之間可見到圓形細胞浸潤和纖維化,有時較大的結石幾乎無正常的前列腺組織。結石可位於導管開口處,也可在腺體深部。在前列腺腺瘤中很少見到結石,它們常附著在腺瘤的表麵,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經常在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摘除時腺瘤表麵可有結石。結石可引起前列腺周圍炎,嚴重時形成膿腫,一旦破潰結石可進入尿道。
五、臨床症狀
多數前列腺結石患者無特異症狀。出現症狀多半是由於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或慢性前列腺炎。
1.如合並前列腺增生、尿道狹窄,可出現排尿困難,尿頻、尿線細而無力甚至尿淋漓不盡等症狀。
2.合並慢性前列腺炎,則表現下腰部、會陰部、陰囊、陰莖或肛門等部位的疼痛,排便時肛門痛加重,尿道外口可有分泌物等症狀。有些小結石可隨尿排出。
3.有前列腺膿腫者,可出現會陰深部及陰囊部疼痛,大便時加重,伴有發熱及全身症狀,前列腺壓痛明顯。
有時患者可自行排出小的結石。血尿不常見,但可有終末血尿,結石多不引起膿腫,前列腺膿腫可引起會陰部及直腸的深部疼痛,並在排便時加重,可有體溫升高。
六、診斷
直腸指診、膀胱尿道鏡、X線、超聲等檢查可以確診。
1.直腸指診直腸指診能發現較大的前列腺結石。結石較大時,前列腺也會增大,通過直腸指診可捫及結石或質硬的結節。如果腺體內有多塊結石,占據了腺腔大部,用手指觸摸時可有結石摩擦音或撚發音。但如果結石較小或位於腺管、腺泡深部,則摸不出撚發音。前列腺結石合並前列腺炎症時,包膜增厚,指診時易誤診為癌腫,但這種結節不固定,可活動,邊緣清楚,結節間的組織正常,據此可與前列腺腫瘤鑒別。
可見,直腸指診能發現一部分前列腺結石,而有些結石難以發現,有些還應做鑒別診斷。因此,在做直腸指診的同時,還應在必要時做血清學檢查、X線檢查甚至經會陰或直腸穿刺活檢以幫助診斷。
2.膀胱尿道鏡檢查僅可見到前列腺尿道腫脹,有時內鏡通過前列腺部尿道時有摩擦感,此時做直腸指診可有結石的劈啪聲,結石可突入尿道造成梗阻。
3.X線檢查可見結石位於恥骨聯合上下,中線兩旁1~3cm範圍內,結石大小、數量、形態不等,可有3種表現:
(1)前列腺內彌漫性致密影,占據整個前列腺體。
(2)呈馬蹄形或以尿道為中心的環狀陰影,馬蹄形者兩側為結石形,中間為尿道前方無結石區;環狀者中央部位是尿道,因此中央透光四周為結石影環繞。
(3)孤立性結石或整個前列腺被結石占據。通常前列腺結石均是經X線攝片而診斷的,常見情形如下:①常規X線檢查時發現前列腺結石;②因前列腺增生症做X線檢查而發現結石。因此,當發生前列腺疾病時應注意是否同時存在前列腺結石。
4.超聲檢查可發現前列腺內強回聲光點或光團,大小不一,數目不等,形態各異,後方可有聲影或無聲影。通常可有以下4種情況:
(1)單個結石一般較大,B超探查呈強回聲光團,可伴有聲影。
(2)散在的小結石遍布於前列腺內,一般無聲影。
(3)環形結石圍繞尿道,可形成一圈強回聲環。
(4)馬蹄形結石均伴有前列腺增生,位於移行區與周邊區之間,呈弧形排列,結石較大或聚集很密時可出現聲影。另外,沿尿道分布的前列腺腺管內結石在正中矢狀切麵上很容易看到;精阜平麵的腺管內結石可產生典型的埃菲塔征,塔的底部是結石形成,塔的頂部是由於彗星尾影像和聲影的作用而形成。
5.總之,前列腺結石的診斷要點如下:
(1)多發於40歲以上,50~65歲老年男性多見。
(2)一般無臨床症狀,合並有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炎、尿道狹窄時可伴相應症狀。
(3)伴精囊結石及精囊炎時有血精、陰莖異常勃起或勃起痛、陰部不適、陽痿等。
(4)肛門指檢:結石大時前列腺也增大,有時可捫及結石或硬性結節。
(5)X線檢查:可見前列腺囊內結石的鈣化影,邊緣不規則,似蟲咬狀。
七、鑒別診斷
1.與前列腺癌鑒別前列腺癌時前列腺固定,質地堅硬如石且常向精囊擴散,無劈啪響聲,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等也可作鑒別。
2.與前列腺結核鑒別一般多見於青年人,有腎結核病史,可影響一側或雙側前列腺,常並發精囊、附睾結核,前列腺液塗片或培養可找到結核杆菌。
八、治療
1.保守治療靜止無症狀的前列腺結石可以不治療,對有症狀而感染不嚴重者可用保守治療,控製感染,前列腺按摩,解除梗阻等,定期複查,觀察結石的改變情況。
伴有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應針對炎症應用抗生素治療,並定期進行前列腺按摩,以促進前列腺分泌物的排泄,有助於減輕症狀,避免感染加劇。
2.手術治療有3種方法:
(1)經尿道切除前列腺及結石:這是目前最常采用的方法,因能保存性功能多用於年齡較輕者,也可用於年老體弱難以承受手術的患者。缺點是結石不易完全取淨,易複發。
前列腺結石合並前列腺增生年齡較輕的患者,可行經尿道切除前列腺及結石術,以便解除尿路梗阻,達到清除結石的目的,同時避免造成性功能障礙。
(2)恥骨上經膀胱前列腺及結石摘除術:適用於結石大而多發並伴有前列腺增生者,但有時因為炎症,前列腺包膜和腺體之間粘連,不易分離,手術操作困難。
(3)經會陰前列腺切除:適用於深部結石或多發結石。必要時應行雙側精囊切除。
對於大而多發的結石伴前列腺增生者,宜采用恥骨上前列腺及結石摘除術,但有前列腺周圍炎者,手術可遇到困難。
3.中醫辨證治療
(1)下焦濕熱型
①主證:X線片發現前列腺結石,或有尿頻、尿痛,小便黃赤,會陰部不適等,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
②治法:清熱利濕,通淋化石。
(2)陰虛濕熱型
①主證:X線片發現前列腺結石,尿頻、尿痛,尿滴瀝,會陰部不適,小便黃短,腰膝酸軟,五心煩熱,頭暈耳鳴,口咽幹而不欲飲,舌質紅,苔黃膩,脈細數。
②治法:利濕清熱,益腎化石。
前列腺囊腫
前列腺囊腫是由於前列腺腺體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原因而發生的囊樣改變。本病是由前列腺的導管或腺管閉塞、前列腺的分泌物貯積而形成。
一、分類
1.先天性囊腫為副中腎管退化不全或稱前列腺小囊,在正中線融合,膀胱下的正中線附近形成一個很深的憩室或囊腫,開口於前列腺尿道的後方。
2.後天性囊腫係由堅韌的前列腺基質導致腺泡不完全或間斷性梗阻,逐漸使腺泡上皮變厚,終至發生瀦留性囊腫,其中有寄生蟲性囊腫、炎性瀦留囊腫和前列腺癌退行性變形成的囊腫等。後天性囊腫可發生於前列腺的任何部位,或突出至膀胱頸部,直徑為1~2cm。
二、前列腺囊腫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