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以郝飛燕的勝利告終,這讓她十分高興,於是提議利用晚宴前的時間去城裏逛逛。
時值端陽,街上賣得最多的就是角黍,這種食物自春秋時代就有,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就成為端午節慶食物了。廣州的角黍以甜味為主,多是以糯米加蜜餞製成,郝飛燕和酈水心兩人愛不釋口,一連吃了好幾種都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直到餘道士提醒她倆還要留著肚子享受晚上的美食兩人這才罷手。
逛完了蕃坊和南城,已到了酉時,幾人便開始向都督府進發。待走到官城中心的都督府的附近,便發現這裏的警戒已經比平日提高了不少。廣州城與長安一樣,有天黑之後就霄禁的規定,不過上元、端午、中秋、重陽之些節日例外。都督府正門大開,赴宴的賓客也陸續上門,幾個都督府的書吏充任知客迎來送往。看到別的來赴宴的人大多提著大包小包的禮物,自己這些人卻兩手空空,道士忙看向領頭的嚴公子,後者立刻明白他的意思,“大家都是李都督開口邀請的客人,不妨事的!”
可能是上麵已經吩咐下來了,一名書吏看到一行人,連忙迎了上來,然後把一行人領到了做為宴會現場的後花園。一路上不時有人與嚴公子打招呼,要麼點頭致意,要麼寒喧幾句,隻是這些人都沒有多問跟在後麵的幾個,最多隻是目光在幾位少女臉上多停留一下,道士則完全被無視了。
穿過一道回廊,眼前的景物赫然開朗。隻見裏麵花木扶疏,亭台軒榭,布置的十分愜意,看起來類似江南的園林,卻遠比江南園林還要大氣和開闊,倒是有幾分北方的園林的神韻庭院當中是一池碧水,池中蓮葉幾乎占據了大半的水麵,盛放的荷花點綴其間,在池水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妖豔。池邊種著一圈柳樹,青翠的柳條隨著輕風微擺,讓人感到一絲清涼。沿池一圈擺著許多座席,知客把眾人領到一處背靠一棵垂柳的席位便離開了,看到桌上放著各種水果,苗女和小野貓當下也不客氣,沒等坐下就拿起水果大快朵頤,做為兄長的兩人隻得相視苦笑。
席位上的水果多為擺設,客人們並沒有人真正去吃,所以這幾個林檎、甘蕉根本滿足不了她們的胃口,等到把桌子上的消滅幹淨後,小野貓又把主意打到旁邊的席位。一直注意她的嚴仲化連忙把她攔下,這才沒讓她做出失禮的行為。餘競星發現池邊的座席大多已經有人就座,不遠處這個陳設豪華得多的席位正虛席以待,很可能是主人家的席位,由此可見這個李都督對嚴公子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都督府的仆役在周圍點上了許多燈籠和火盆,倒把後花園照得如白晝一般。隻聽到有人高聲唱名,“大都督駕到!”須彌,下午出現在高台上的那個中年人就在一大群人的簇擁下走了出來,賓客們紛紛起身相迎。這位李都督此時已經換下了官服,也沒有戴帽子,頭發隨便挽了個髻,穿了一件普通的道袍,隻是肥碩的身形無法顯出仙風道骨的氣質,反倒有些滑稽。等他在主席位坐下後,眾賓客才紛紛落座。接著,在管家模樣的人吩咐“上菜!”的喊聲中,一群仆役抬著酒食送了上來。道士看了看,也就是尋常的烤羊和魚膾,以及兩三種時蔬,趁人不注意又打開酒壺的塞子聞了聞,隻是普通的高粱酒,這讓他有些失望,都督府的晚宴並不比尋常富貴人家的飲食更好。當然,別人就沒他這麼挑剔了,苗女搶過酒壺給自己先倒了一杯,嚐過之後讚道,“不錯!不錯!比你那個象甜水一樣的果子酒來勁!”
郝飛燕的這句話讓周圍座席的賓客紛紛側目,主人還沒勸飲就自己開始獨酌是很失禮的行為,不過這時主人家舉起了酒杯,也無形的化解了這邊的尷尬。“本督自署廣州以來,為天子牧守一方,雖不敢說殫精竭慮,但於聖上囑托也時刻不敢忘懷,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愛民如子,造福一方。值此端陽佳節,本督也當與民同樂,諸君,滿飲此杯!”主人家講話的時候,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所以李都督的聲音雖不大,但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聽到他的勸酒詞,無不轟然答應,就連滿心不高興的小野貓也被嚴公子拉了起來。道士聽他說出“愛民如子”的自我評價,再想想前幾日在佛山的見聞,心中不覺暗暗發笑。想到了佛山自然又想起了某人,抬頭找了找,赫然發現那姓鄭的宣節校尉正坐在比較偏僻的一處席位,也不和同席的人說話,隻顧自斟自飲。
酒過三巡,又聽到管家拍了拍手,一名盛裝女子抱著琵琶走了出來。女了梳著一個雙環望仙髻,髻前飾一小孔雀開屏步搖,髻上珠翠如星。身著一件大紅色綴滿黃花的大袖衫,碎步走來,如同一隻翩翩而至的蝴蝶。她走到大都督的席前,道了一個萬福,而後在一個錦橔坐下,調了調弦,接著便聽到一陣輕柔的樂曲自她指間傳出。嚴公子熟悉音律,一聽便知是首《琵琶行》,果不其然,不一會就聽到女子唱起“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