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環”也能毀人
專欄
作者:王溱
7月31日北京警方發布消息,演員張國立之子張默等人因吸食毒品被警方查獲。隨後,北京警方抓獲張默等人吸毒的現場視頻曝光,視頻中,張默對吸食毒品供認不諱。
這已經不是張默第一次吸毒,早於2012年,張默在北京順義家中因吸食大麻被北京警方行政拘留13天。案發後,他的父親張國立曾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稱,作為一個父親,對此感到痛心和愧疚,他懇求媒體寬容對待張默。張國立還表示,一定會監督張默痛改前非、遠離毒品,與張默在未來的日子裏一起彌補。
僅僅過了兩年半,張國立的聲音猶存,張默卻再次故伎重演,重蹈覆轍。
怎麼又是他?詰問聲不斷。但人們又不感到過分的驚訝和稀奇。之前,李雙江之子李天一,已經讓人領教過屢教不改。這次不過是又重演而已。當初,李天一初犯,李雙江和夢鴿作為父母,向社會道歉,向受害人“謝罪”,也曾信誓旦旦表示,一定要管教好“不省心”的孩子。然而,也是話音剛落兩年多時間,李天一再次觸犯法律,這次不再是收容教養,而是直接領刑10年有期徒刑。
同樣是名人的後代,同樣是“才氣過人”,同樣是拿法律當兒戲,這些“名二代”怎麼了?
這些年,“官二代”“富二代”進入公眾眼球的“劣跡”頻頻而現,互聯網的發達,讓世界幾乎每個角落裏發生的事件迅速引起關注。“官二代”“富二代”們除非遵紀守法,否則那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難逃民眾之法眼。
2010年10月16日晚,河北大學校園發生飆車撞人案,民警在辦案時,肇事者李啟銘發出了“我爸是李剛”的喊叫。2011年9月17日下午6點左右,90後男孩陶汝坤,攜帶一瓶打火機油來到“女友”周岩家,破門而入,趁周岩不備,拿出準備好的打火機油澆到受害人頭上並點著,不停叫囂“去死吧”。
不知道是違法嗎?車撞人非殘即亡,油燒人更是後果不堪設想。然而盡管越過了法律的底線,肇事者卻依舊囂張狂妄,其背後必有玄機。李剛是當地公安係統的一位領導,關鍵時刻李啟銘搬出父親,一定是想逃脫或減輕自己的罪過——辦案民警怎麼也要給自己的領導兒子手下留情吧?陶汝坤狂叫讓周岩“去死”,其身後既有當處長的父母,還有條件優越的物質條件支撐。而被害人周岩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家庭,沒地位也沒金錢。強弱分明。陶汝坤一定覺得能壓得住,賠得起,出事也不怕。相信李天一、張默也抱有同樣“優越”的心態。父母的“光環”,讓許多“名二代”找不著北,拿法律根本不當回事,這真是可怕的墮落。
兒女出事,最難過的無疑是父母,但最應該反省的恰恰也該是父母。許多事業有成,功成名就的父母,帶給孩子的是普通老百姓孩子可望不可即的物質生活條件,和輝煌耀眼的社會地位。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孩子如果有自控力,或許對未來的成長會帶來幫助,但往往是許多父母把自己的成果轉嫁給兒女,使其坐享其成,有的甚至過早地助其成名。日積月累,習慣成自然,孩子們以為自己也“了不得”了。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幹。越來越膨脹的優越感,會讓人變得愈發自私,總有一天“不小心”轉化成“罪過”。從這個角度說,孩子走上違法之路,父母是始作俑者。“光環”能成就人,也能毀掉人。
昨天出了個李天一,今天來了個張默,明天會不會再蹦出個什麼人來呢?答案是肯定的。隻要不公的社會現象不改變,缺失的道德水準不提高,可怕的貧富差距不縮小,扭曲的特權思想不遏製,嚴肅的執法力度不加強,總會有些利用父母的“光環”,自恃“強勢”,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跳出來,小醜般地表演一番。好在,形勢變得越來越對這些人不利,跳出來,等於自我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