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才能獲得健康,是靠自己的努力還是上天的恩賜?這本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放眼人世間,卻有太多的人在身體還算健康時,或拚命勞作,或盡情享樂,或心情鬱悶,或安逸懶散,給身體帶來了太多傷害,並由此引發了各種疾病的產生。冠心病就是其中之一。
(第一節)揭開冠心病的神秘麵紗:你對冠心病了解多少
有些人對冠心病了解甚少,這就給冠心病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障礙。因此,讓患者了解一些冠心病的基礎知識,對防治該病是很有必要的。隻有對疾病有了較詳細的了解,才可能對其進行嚴格預防或者是按照醫生的指示進行自我監控,從而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
一、什麼是冠心病
健康提示:冠心病是一種由冠狀動脈器質性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或心肌壞死的心髒病,亦稱缺血性心髒病。
一般而言,冠心病多數是由動脈器質性(動脈粥樣硬化或動力性血管痙攣)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又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其冠狀動脈狹窄多是因為脂肪物質沿血管內壁堆積所致,這一過程就稱為動脈硬化。當動脈硬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冠狀動脈狹窄逐漸加重,限製流入心肌的血流,造成心肌缺血進而產生心絞痛,或是導致心肌壞死(又稱心肌梗死)。
二、冠心病的分類
健康提示:根據冠狀動脈病變的部位、範圍、血管阻塞程度和心肌供血不足的發展速度、範圍和程度的不同,冠心病主要分為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等5種類型。
1.心絞痛型
其主要特征表現為胸骨後的壓榨感,悶脹感,伴隨明顯的焦慮,持續時間一般為3到5分鍾,常常發散到左側臂部,肩部,下頜,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對於老年人來說常常有氣緊,暈厥,虛弱,噯氣的表現。同時,根據發作的頻率和嚴重程度又可分為穩定型心絞痛和不穩定型心絞痛。
2.心肌梗死型
發生這種情況的前一周,患者會感覺到明顯的不適和疲憊,即使輕微的體力活動也可能伴有心絞痛。這種症狀的主要表現是持續而劇烈的壓迫感,悶塞感,甚至刀割樣的疼痛。這種疼痛多發生在胸骨後,也常常會波及整個前胸。同時,患者還會有低燒,煩躁不安,多汗和冷汗,惡心,嘔吐,心悸,頭暈,極度乏力,呼吸困難等症狀的發生。這種類型的冠心病患者比較嚴重,因此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患者就應該立即去醫院就診。
3.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
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型心髒病又被稱為隱性心髒病。這個類型的冠心病患者有廣泛的冠狀動脈阻塞卻沒有感到過心絞痛,甚至某些患者在心肌梗死時也沒感覺到心絞痛。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有的病人發生了心髒性猝死,事後才知道原因;也有某些病人由於心電圖有缺血現象,常表現為心律失常。這種類型的冠心病患者發生心髒性猝死和心肌梗死的機會和有明顯心絞痛的病人一樣,因此,平時應注意心髒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
有很多冠心病患者因為原有的心絞痛發作頻繁,心肌廣泛纖維化,以致最後心絞痛逐漸減少到消失,卻出現心力衰竭的表現,如氣緊,水腫,乏力等,還有各種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還有部分患者從來沒有心絞痛,而直接表現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5.猝死型
指由於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預測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狀出現以後6小時內發生心髒驟停所致。主要是由於缺血造成心肌細胞電生理活動異常,而發生嚴重心律失常導致。
三、冠心病產生的原因
健康提示:導致冠心病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主要是指動脈管壁變硬變厚,出現斑塊,血管的彈性喪失而失去正常的收縮舒張功能。醫學專家經過多次臨床試驗和研究發現,導致冠心病產生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年齡與性別
醫學專家研究發現,人在40歲之後冠心病發病率升高,而且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絕經期後則與男性相等。
2.高血壓
高血壓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關係密切。一般而言,收縮期血壓比舒張期血壓更能預測冠心病。140~149mmHg的收縮期血壓比90~94mmHg的舒張期血壓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險。
3.高脂血症
除年齡外,脂質代謝紊亂是冠心病最重要預測因素。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險性之間關係密切。LDLC水平每升高1%,冠心病發生率增加2%、3%。三酰甘油(TG)是冠心病的獨立預測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異常,進而導致冠心病的產生。
4.糖尿病
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