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真.忽悠(1 / 2)

港城各界對於大陸的了解顯然是不夠的,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去了解大陸的實際情況。

但每一個消息傳回來的時候,卻又讓人不斷的擔憂。

久而久之,港城人民對於大陸的認知越來越模糊,有人說大陸還行,有人說大陸窮的內褲都穿不起。

有人在期待,有人則覺得大陸就是洪水猛獸,紅色信仰即將籠罩在他們頭頂。

英國政府這些年沒少試探性的提出了延長租借期的請求,但大陸高層對於97回歸的態度越來越強烈,英國人已經意識到,延長租借期已經是不現實的事情了。

於是,號稱亞洲四小龍的港城,開始破罐子破摔。

掌握了大權的英國佬再過九年就要走人,反正這裏建設的再好,也不可能是他們自己的,那麼為什麼還要下這麼大的功夫?

自從幾次試探失敗之後,英國佬現在隻剩下了一件事情要做,撈錢,瘋狂的撈錢,從上到下,隻要能撈到錢的地方,他們都不會放棄。

官麵上的錢或許他們沒膽子放開了往自己腰包裏裝,但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人拿著港幣或者英鎊找到一位英國官員,讓他幫忙把自己運作成港府官員,隻要你的錢到位,他能讓你一年內從一個普通職員晉升到分部部門二三把手。

現在的港城有些混亂,英國人無心打理,港人整日憂心忡忡,擔心自己的未來。

有錢的大佬有信心的開始與大陸接觸,先探探底氣,同樣也為自己做好打算。

底氣不足的則開始變賣家產,做好移民英國的準備。

李思亮屬於那種三無人員,他的資產就算是移民英國人也不會要,混仕途就更沒前途了,萬一97之後大陸不承認,這幾年砸進去的不就打水漂了?

“我始終相信大陸,也願意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大陸,所以我拋棄了證券金融所的高薪職位,花費了幾個月的時間來大陸做市場調查……”李思亮已經默認為王林是內陸高幹子弟的身份了,如果能與這樣一個地頭蛇合作,效果應該不錯。

王林耐心的聽著李思亮熱血澎湃的發言,作為一個優秀的騙子……不對,是合夥人,王林必須要尊重夥伴,尊重現實。

“大陸沒你想的那麼好,也沒你想的那麼壞,這裏的機遇是有,但如果貿然進入的話,絕對會讓你傾家蕩產。作為改革先鋒的南方沿海地區,各方麵的設施條件都要遠超內陸,如果隻調研南方市場就來判斷整個大陸的市場,那麼無疑會虧的想要跳樓。

甚至對大陸內部市場的調研,也需要分為幾個不同的區域來進行,不同省份,不同地區的經濟情況和實際需求是有很大差別的,在貿易的側重點方麵需要進行區別化調整……”王林吧嗒吧嗒說了一大通,這些都是很實際的問題。

這年頭頂著外商名字來大陸投資的,隻有兩個結果等著他們,一個是別人坑死,一個是被自己坑死。

但總結一下其實還是一個原因造成的,對市場不了解,對國情不熟悉。

王林對內陸地區的一番評價,讓李思亮眼前一亮。

這些正是他所欠缺的東西,如果自己去跑的話,沒有半年時間根本跑不完。

僅僅隻是一個廣省,他就前前後後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去調查,可越調查越迷茫,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