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家當
視覺
作者:韋田/文 黃慶軍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其作品在中國CCTV-2、CCTV-9、英國BBC、《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德國GEO、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美國彭博新聞社等國內外媒體發表,現為正和島首席攝影師。
2006年12月在德國紐倫堡國家火車博物館展出《蒸汽機車》作品
2007年8月參加中國美術館主辦的“飄離中國當代藝術展”
2007年10月在德國德累斯頓國家交通博物館展出《蒸汽機車》作品
2009、2010年參加巴黎PHOTO展覽,展出《家當》作品
2012年3月參加紐約AIPAD展覽,展出《家當》作品
2013年9月參加巴黎Photoquai攝影雙年展,展出《家當》作品
2014年9月在荷蘭WM畫廊舉辦《家當》個人展覽
2014年10月《家當》作品參加第四屆新加坡國際攝影節
《中國周刊》:您在拍攝《網購家當》之前,就已拍攝過《家當》這一主題,並在各地展覽過這組圖片。您這種將家當搬出來、擺在一起進行拍攝的想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想法?
黃慶軍:2003年,我在給《中國國家地理》拍攝圖片時有的這個想法,主要是想通過這種形式讓人很直觀的感受到這戶人家的生活狀況。
《中國周刊》:《家當》這一主題您拍攝了幾年?為拍這個主題到過哪些地方?
黃慶軍:自從2003年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便開始拍攝《家當》這一主題了,已有12年,目前還沒有結束。拍攝過中國20個省的不同地區。
《中國周刊》:您什麼時候開始拍攝《網購家當》這一主題,想表達和反映什麼?
黃慶軍:2014年9月阿裏巴巴在美國上市,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我一直想創作一組反映網購家當的作品。2014年12月淘寶的工作人員找到我,想與我合作拍攝中國人的網購家當,我們便一拍即合。
《中國周刊》:您拍攝《網購家當》時,在拍攝對象的選取上有什麼想法?
黃慶軍:這些拍攝對象都是頻繁網購的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在不同的領域工作,主要是想反映他們所購買的商品的差異,有的人網購的商品主要是服飾,有的是家具,還有的是航模等等。
《中國周刊》:您對拍攝地點的不同選擇想表達什麼?
黃慶軍:我希望在圖片中能夠反映地域特色,同時也反映出網購已發展到西藏、新疆、漠河……
《中國周刊》:您在拍攝《網購家當》時,遇到了哪些困難?
黃慶軍:在漠河北極村,拍攝王雅峰及他的網購家當時,我們把網購的家當搬到中俄邊境線的附近,當時便有邊防武警過來阻止,後來我給他看了《家當》的畫冊,他理解了我是在創作,最終同意給我們半小時時間進行拍攝。
《中國周刊》:您覺得通過拍攝《網購家當》,您自己有什麼感受?還會繼續拍這個主題嗎?
黃慶軍:我覺得這次拍攝讓我感受到互聯網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也改變著社會的精神文化形態。今後我還是會把這樣的拍攝堅持下去,為一個時代記錄下最真切的影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