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講故事(2 / 2)

思考的程度,決定一個人的視野,張靈霜對自己的眼力有自信,道:“當鋪能不能掙到錢,我不知道,但每月兩貫錢雇傭兩個賬房夥計,利潤已經被攤得很薄,作為老板你掙不著錢。”

“想開當鋪,最好的做法是高薪找一個懂行的掌櫃足矣,算賬夥計對當鋪生意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可以不用。”

在張家嶺這種地方開當鋪並不是明智之舉,就算掙錢,業務量也不會太大,這一點,一直在找尋生財之道的張靈霜看得很清楚。

陸三金接過話:“賊娃子,你拿錢去搞當鋪,還不如投鏢局,或許搞當鋪的風險低,但收益也低。你手握幾千貫錢,玩這玩意殺雞用宰牛刀了。”

這一次,陸三金對張虎還挺失望,開當鋪的想法太沒創意,不似以往總能提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想法。

張虎道:“你們兩理解錯了,我的當鋪與其他當鋪不也一樣。我幹得是票據抵押借貸,票據貼現,票據買賣的生意。”

陸三金與張靈霜兩人都是錢莊骨幹出身,他們聽得懂借貸。

在他們的認知中,放高利貸的收益能與稅收比肩,這買賣可以。

但票據指的是什麼票據?他們沒聽明白。

張虎解釋道:“鏢局公開募集資金,一定會吸走領民大量的現銀。而發給領民的是鏢局的股權契約,這玩意有價值但不能當現銀流通。”

“我為急需資金周轉的人提供借貸,條件是以鏢局的股權契約為抵押。”

“我覺得,這生意要比投資鏢局更加的劃算。”

陸三金與張靈霜聽懂了,張虎所說的票據指的是股權契約。

他們聽說過的票據貼現,是遠距離貿易中,等貨物拉到地方,過手交錢,慢的話要幾個月。因此,商家會給出貨方開出與貨物價格相等的票據,到貨物到後方能領現銀。

如果出貨方急用錢,就會將票據拿去錢莊換成錢,當然得到的錢會比票麵價格低點。

錢莊到期將票據變現,掙點利差,這種業務叫票據貼現。

票據貼現業務,張家嶺錢莊並沒有。

陸三金道:“賊娃子就是賊娃子,總能出其不意。”

張虎道:“跟我幹這買賣鐵定能賺,給你們講個故事。”

“曾經,咱們周帝國有一個地方發現了金礦,這個消息傳開後,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於是紛紛奔赴那個地方。”

“17歲的小農夫馬雲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曆盡千辛萬苦,趕到了那個地方。

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那個地方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

不但金子難淘,而且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幹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此處。

馬雲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和大多數人一樣,沒有發現黃金,反而被饑渴折磨得半死。

一天,望著水袋中一點點舍不得喝的水,聽著周圍人對缺水的抱怨,馬雲忽發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還不如賣水呢。

於是馬雲毅然放棄對金礦的努力,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變成挖水渠的工具,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紗過濾,成為清涼可口的飲用水。然後將水裝進桶裏,挑到山穀一壺一壺地賣給找金礦的人。

當時有人嘲笑馬雲,說他胸無大誌:千辛萬苦地到這裏來,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買賣,這種生意哪兒不能幹,何必跑到這裏來?

馬雲毫不在意,不為所動,繼續賣他的水。哪裏有這樣的好買賣,把幾乎無成本的水賣出去,哪裏有這樣好的市場?

結果,淘金者大多都空手而歸,而馬雲卻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個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