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暗戀也算是談戀愛?(1 / 3)

老太太點到即止,也不強求。不過許秀英、許秀紅、許建華卻提出,既然媽你和大哥都買房了,我們拆遷就住你們那兒了,也省得租房。。

他們沒錢嗎?許秀英家男人做生意,屬於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許秀紅家和許建華家一樣,家裏兩口子都在國企上班,工資挺高。還是那個原因,錢攥自己手裏才最安全。買房?開玩笑,拆遷以後會分房,買那麼多房子做什麼?

但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自己親媽和親哥買的房子,那肯定是要住過去的,這時候誰還會出去租房?兩年啊,房租可也不少錢呢!!他們又不是傻子!

對於大哥買房,幾個兄弟姐妹非常驚訝,老大家什麼時候有這經濟條件了?再聽說老大在青湖一小附近的金陵小區買了套房子,立馬明白了,肯定是那十萬塊錢的關係。老大這是發家了?

許建華不滿道:“媽,那錢不是你拿去做生意了嗎?賺了錢怎麼隻給大哥買房?不說也給我在城裏買套房。”

老太太瞥了他一眼:“報國買房用的是他自己的錢。”

許建華卻不信,又道:“您孫子晨晨長大結婚不也要房子嗎,您就忍心讓他繼續住鄉下?”許建華和王梅結婚後,在去年生了個兒子,許晨。

老太太重重拍了下桌子:“要房子,自己苦。我養大你們兄弟姐妹六個,也沒說讓我爹娘給我貼錢。還有,我再說一次,我沒給過報國一分錢。”

幾個姑娘還是相信自己媽的,老太太在公平這一點上,從沒偏袒過誰。

許建華嘴裏嘟嘟囔囔,卻又不敢反駁,一轉頭瞄上了許報國,調侃道:“大哥,說說,你這錢怎麼來的?”從借錢到還錢,一年時間,還還了大筆利息,一年內又連續買了白廟村、金陵小區兩處房子。白廟村買套房子幾萬還好說,這錢他們也拿的出來,但是金陵小區,一套70平的房子就要二十好幾萬呢。他就不信老大的錢是正經途徑來的,賣中華鱉精也沒這麼賺錢。。

許報國雖然老實木訥,但也不傻,許建華這話明顯不善,是懷疑他的錢來路不正,也有些不高興:“我一不偷,二不搶,三不違法。”

許建華嘿嘿一笑:“既然不違法,那你給說說唄。怎麼?還怕我搶了你的發財路不成?”

越說越不像話,老太太臉色陰沉了下來:“有完沒完,老大有錢那也是老大的,你要看著眼紅,也自己賺。”

許建華悻悻的站起身就走。

看著這樣的許建華,老太太不由心生後悔,許建華比許報國小了整整10歲,老太太對他還是比較寵的,性格難免養歪了,但是性格歪一點可以,這人心要長歪了,可就畜生都不如嘍。。

許唐自然不知道這事兒,不然一準也嗆回去。老太太生的幾個子女教養的都還是不錯的,除了許建華。許建華和他老婆王梅一樣,一顆心都鑽錢眼裏去了,你要問他借錢,他就使勁哭窮。他要跟你借錢,你不借,他一準說你不夠意思;借了,那百分百是拿不回來的,催的急了還會回你一句:“你這人這麼沒意思?我又沒說不還?整天催,你缺錢啊?”尼妹,缺不缺也輪不到你花啊,你是人家兒子啊?

這天晚上一大家子齊聚一堂,討論許秀芳相親事宜。許秀芳今年22歲,也沒個對象,相親相了三次,都不太滿意,可把老太太急壞了。對許秀芳的寵愛不比許建華少,畢竟也是六個孩子中的老幺。

大人們圍著桌子坐了下,幾個孩子就在旁邊的小桌上玩自己的。唐紅花沒來,許報國禁止她參會,否則結果隻會是一桌人都被她罵跑,啥也商量不出來。。

許秀紅說:“要我說,找對象,就要找能吃苦的。”嗯,這是實用派。。

許秀蘭瞥了她一眼:“三妹這話不對,家裏條件不好,能吃苦有什麼用?一輩子的操勞命。”嗯,這是現實派。。

許秀英插嘴道:“要上進,碰到個不上進的,再好的家底也敗光嘍。”嗯,這是激進派。。

許報國也說:“這都是其次,最主要還是對你好,就比什麼都好。”嗯,這是感性派。。

許建華用手摩挲著自己剛擦過發膠的卷發,自認為很帥的一笑:“最好是像我這樣的,帥氣。”嗯,這是外貌協會的。。

老太太總結道:“那三個小夥,每一個看得上的?”挑挑揀揀,總能挑出個拔尖的吧。

許秀芳想了一會:“第一個太黑,第二個太矮,第三個太悶。。”

許唐在小桌那邊一時沒忍住,噴笑出來。誒呦我去,說黑說矮,老許家一脈相承啊,這是烏鴉落在豬身上,看得見別人黑,看不見自己黑。。

許秀芳臉一紅,瞪了她一眼。許唐忙捂上嘴,意思是,我不笑還不行嘛!眼睛卻彎的像個月牙。許秀芳雖然也討厭唐紅花,但是十分喜歡許唐。

許秀芳的女兒林寧問過她:媽媽,你為什麼喜歡許唐姐姐?

許秀芳的回答也絕了:你許唐姐姐小時候長得漂亮,跟洋娃娃一樣,比你漂亮多了。。感情也是買不起洋娃娃給逼的。。

老太太看了一眼許唐,招手道:“唐丫頭,過來。”

許唐跑過來乖乖的站在老太太身邊,老太太問她:“你跟奶奶說,你覺得那三個小夥誰好?”這話問的太瞎了,她又沒見過那三個小夥。。

如果是以前,許唐肯定不知道怎麼說,不過現在的她知道啊,小姑會和誰結婚,日子過得怎麼樣,未來二十多年她都知道。

一桌子人都有些發蒙,親媽這是咋了?這麼大個事問個十歲的小孩子?

許建華先開口了:“媽,你問她幹嘛?她還能做主嘍?這不是瞎胡鬧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