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擁有愛的能力——戀愛與性(3)(1 / 3)

(4)具有較強的性適應能力。性適應是個體的性活動與外界形成的一種和諧關係。性適應能力則是個體達成這種和諧關係的能力,一個人的這種能力的獲得將是一複雜而漫長的過程。簡單地說,在個體出現性衝動後,知道如何排解、調控自己的性衝動,能夠使自己的性行為與性活動符合社會的性規範和性要求就是具有良好的性適應能力。

(5)與異性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對青年學生來說,隨著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發育成熟,渴望與異性交往並保持和諧的關係,是個體自然而正常的性要求,如果這種要求得不到滿足,其性心理就很難達到健康的要求。

金點子

?在異性交往中,不能帶有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目的,或帶有性攻擊的動機和強製性。

?保持一定的距離,俗話說,距離產生美,一定的分寸感會能使異性之間的交往更加安全可靠、情誼長存。

?培養自己獨特的氣質,這是自己在與異性交往中保持永恒魅力的法寶,因為“一個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

?為人坦誠。女生應自信而不淺薄,男生應自信而不輕狂,坦誠是異性交往的最佳藝術,坦誠的自我表露是建立友誼的重要品質,虛偽則隻能斷送友誼。

?講究禮儀、注意小節。在異性交往中,要談吐文明、行為良好,舉止優雅,尤其要注意小節。男生在女生麵前更不能不拘小節,行為放縱和言語魯莽;女生在男生麵前要穿著得體大方,行為光明磊落,切忌庸俗放蕩,太過性感。

?克服與異性交往的心理障礙。當發現自己喜歡的異性愛上別人時,要學會調節嫉妒、失落等消極心理,及時擺脫低潮情緒的困擾。

反思與訓練

你曾有過對性的困惑嗎?你是怎麼解決的?親愛的朋友,你怎樣看待“性”?請仔細閱讀每道題,選擇符合你的答案。

1.適當自慰對身體無害。

2.隻要自己快樂就好,社會怎麼看,我不在乎。

3.學習性知識是結婚以後的事,現在難以啟齒。

4.我與對方發生性關係,並不一定得愛對方。

5.我常有性幻想和性衝動,這真可恥。

6.采取避孕措施會影響性愛質量,所以多數情況下我都不用。

7.隻要對方是自願跟我發生性關係,我就可以不承擔後果。

8.對於性,不願意的時候應該堅決說“No”。

9.用性來證明自己的成熟和魅力不明智。

10.有性的愛情才保險。

11.我覺得自己的生殖器不理想,為此感到自卑。

結果解釋:

1,8,9題,選“符合”得1分。選“不符合”得0分;其他題選“符合”得0分,選“不符合”得1分,將各題得分相加。分數越高,表明對性的認識越正確。如果你的總分在5以下,也許你對性的看法容易導致自己或他人身心受傷,需要特別注意培養健康的性愛觀和學習健康的性行為知識。

五我該如何走出櫃子——同性戀的困擾

案例

性別的不幸

梅,21歲的女大學生,被一個難以啟齒的問題長期折磨著,苦惱萬分,無法解脫。按理說,“男子鍾情,少女懷春”是人的一種生物本能,可她卻不喜歡男性,甚至厭惡他們,從不願接觸異性,更不去和異性談情說愛。她認為自己身為女性是她人生的最大不幸。

上高中時梅就產生了獨身的念頭。考上大學以後,除英語稍差一點,她的各科成績在班裏名列榜首。老師特意安排班裏一位英語最好的女同學與梅坐同桌。那位女同學比她小一歲,英語發音標準,讀起課文來流利悅耳,梅特別羨慕她,常請她朗讀課文給自己聽。在羨慕之餘,梅對她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好感。梅開始觀察她,發現她是那麼美,那麼溫柔、恬靜,言談舉止都很有修養。梅為自己不是一名男性感到遺憾。隨著時間的流逝,她們的感情與日俱增,後來的一天晚上,她們同睡在一張床上……

最讓梅擔心的是,她們之間的這種關係隻能持續到大學畢業。畢業後兩人很可能將天各一方。每當想起此事,梅的內心感到非常痛苦,有時會不禁痛哭起來。近些天來,她整天精神不振,夜夜失眠,身體一天天垮下來……

點評

案例中梅屬於同性戀。同性戀的產生原因並不是十分清楚,在研究中推測有基因變異、養育方式、特殊環境、文化影響等可能。案例中梅從高中起就發現自己不喜歡異性,希望能成為男性。到了大學有機會與優秀的女生成為朋友,隨著感情的深入友情變成了愛情,這與梅的生活環境與自我心理暗示有很大關係。

同性戀者被稱為“藏在櫃子裏的人”。在自己的世界裏,他們是一種身份,在外麵的世界裏,他們又是另一種身份。他們承受著多重的心理壓力,這些焦慮和困惑使他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影響學習,個別人因此出現抑鬱傾向,甚至出現自殺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