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
蔥味辛性溫,辣味濃,有散寒發汗、祛痰健胃的功效,可興奮神經係統、促進血液循環、發汗、增強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
【選購宜忌】
宜:宜選蔥白鮮嫩、蔥綠鮮翠、無枯黃的。
忌:果蒂幹癟的,說明已經不新鮮了。
【食用宜忌】
宜:蔥適宜傷風感冒、發熱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多者,寒邪引起的腹痛腹瀉者,胃寒食欲不振者,孕婦,頭皮多屑而癢者食用。
忌:表虛多汗、眼病、胃腸道潰瘍者忌食。
【相宜食物】
蔥+豬肉=增強體力、預防老年癡呆症
蔥+兔肉=排毒養顏
薑
薑可溫經止血、促消化,鮮生薑味辛性溫,有發汗散寒、解魚蟹毒的功效;幹薑味辛性熱,有溫中散寒、止嘔的功效;薑皮可利尿消腫。
【選購宜忌】
大而厚、皮帶光澤、沒有腐爛的薑為最佳。
【食用宜忌】
宜:傷風感冒引起的頭痛、全身酸痛、咳嗽吐白色黏痰、胃寒疼痛及寒性嘔吐者,魚、蟹、野禽等中毒引起的腹痛吐瀉者,女性產後受寒或瘀血腹痛者,暈車、暈船者,女性經期受寒及寒性痛經者,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者宜食用。
忌:陰虛內熱、內火偏盛者,患有目疾、癰瘡及痔瘡者,肝炎患者,多汗者,糖尿病及幹燥綜合征患者忌食。
【相宜食物】
薑+醋=減緩惡心、嘔吐症狀
【相克食物】
薑+酒=損傷脾胃
蒜
蒜性溫、味辛,有健胃散寒、殺菌、促進食欲之功能,可調節血脂、血壓、血糖,可預防心髒病,抗腫瘤,保護肝髒,增強生殖功能。
【選購宜忌】
蒜適宜選購蒜頭大、蒜瓣大且均勻,味道濃厚且汁液黏稠的。
【烹調宜忌】
蒜素遇熱易分解,以生吃為佳。
【食用宜忌】
宜:蒜適宜糖尿病、經常接觸鉛或有鉛中毒傾向、肺結核、鉤蟲、蟯蟲患者食用。
忌:胃腸道疾病、肝病患者不宜多食;陰虛火旺、目疾、口齒喉舌疾者勿食。
【相宜食物】
蒜+生菜=清熱解毒蒜+黃瓜=促進脂肪和膽固醇的代謝
【相克食物】
蒜+蜂蜜=便秘
花椒
花椒麻辣微澀,芳香濃烈,炒熟後香味更佳,是極為常用的調味品。可去腥味、去異味、增香味,被列為調料“十三香”之首,在川菜中應用最廣泛,與胡椒、辣椒並稱為“川味三椒”。花椒的果皮椒紅、種子椒目皆可入藥。花椒有溫中散寒、溫胃止痛、解魚腥毒的功效,可抑製多種病菌,如白喉杆菌、綠膿杆菌、大腸杆菌等,還可驅除蛔蟲。
【食用宜忌】
宜:花椒適宜胃寒冷痛、食欲不振、嘔吐清水、腸鳴便溏者,或哺乳期斷奶婦女、風濕性關節炎、蛔蟲病、腎陽不足、小便頻數者食用。
忌:花椒性熱,陰虛火旺者或孕婦勿食。
【相宜食物】
花椒+豆腐=解毒健胃
花椒+豬肉=補充鐵質
【相克食物】
花椒+羊肉=便秘
胡椒
胡椒的刺激性比辣椒小,香味濃鬱,可“兼殺一切魚肉鱉等毒,誠為要品”。胡椒可抗驚厥、鎮靜,有除胃寒、消寒痰、化食積的功效。
【烹調宜忌】
胡椒不適宜高溫油炸或烹調太久,這樣會導致胡椒的辣味和香味揮發,失去其功效。
【食用宜忌】
宜:胡椒適宜心腹冷痛、泄瀉冷痢、食欲不振者,或胃寒反胃、嘔吐清水、朝食暮吐、感受風寒或被雨淋時食用;同魚、肉、蟹一同食用,可防止食物中毒。
忌:大辛大熱,陰虛火旺或實熱火盛者,如化膿性感染、紅斑狼瘡、癰疔疥瘡、丹毒流火等;出血性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痔瘡出血、鼻出血、咯血者;或目口齒疾或痔瘡者;高血壓患者忌食。
【相宜食物】
胡椒+牛肉=祛寒補血
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