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3次。
【自製方法】上藥用酒0.5L,浸泡5—7日。
【酒方來源】《中藥製劑彙編》
舒筋活血藥酒
【藥物配比】老鸛草1250g紅花500g桂枝750g牛膝750g當歸500g赤芍500g白糖25kg50度白酒50L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健筋骨,通經活絡。用於跌打損傷,風濕痹症,腰膝腿痛,風寒麻木。
【用法用量】1次10—15ml,1日2—3次。
【宜忌】孕婦忌服。
【酒方來源】《新中成藥》
跌打萬應藥酒
【藥物配比】田七6g羌活6g獨活6g續斷6g三棱6g莪術6g紅花6g歸尾6g生地6g五加皮6g木瓜4.5g桂枝6g蘇木4.5g香附6g沉香6g木香4.5g乳香4.5g骨碎補6g沒藥4.5g牛膝6g杜仲6g破故紙6g青皮5g枳殼6g首烏6g白茯苓6g熟地9g炙黃芪9g酒白芍9g白術4.5g枸杞6g川芎4.5g虎骨15g3鹿筋15g遠誌6g烏棗6g烏豆500g龍眼肉120g
【功能主治】有行氣活血,理氣定痛,補肝腎,健脾胃,扶助正氣,促進康複的作用,對跌打宿傷,損傷正氣或素體稟賦不足,發生跌打損傷,腫脹疼痛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
【自製方法】上述藥物,以適量黃酒拌,悶潤,將酒吸盡後,蒸透,再以5L白酒浸泡1月,取澄清酒液飲用。
【宜忌】如果平素體質尚好,受傷後正氣損傷不重,虛象不顯著的,飲酒量宜少。此外,陰虛火旺者應慎服。
【酒方來源】《治療與保健藥酒》
跌打損傷藥酒
【藥物配比】當歸30g生地30g五加皮30g破故紙24g紫荊皮24g十大功勞24g猴薑24g薏苡仁24g廣木香24g羌活24g莪術24g桃仁24g川芎24g杜仲24g虎骨(酥炙)36g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強筋壯骨,祛風除濕,治跌打損傷所致的局部腫a疼痛等症,此外,也適用於風濕性筋骨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飲服,每次25—50g。
【自製方法】以好酒10L浸泡上述藥物,容器封固,隔水加熱約1.5小時緦取出後靜置數日,壓榨過濾後。
【酒方來源】清·《傷科彙纂》;《治療與保健藥酒》
河蟹酒
【藥物組成】活河蟹雌雄各1隻陳酒1L
【功能主治】跌傷疼痛。
【用法用量】上酒分1—2次服完,每於服後,宜蓋被酣睡2小時。
【自製方法】共煮熬半小時,然後取酒待溫。
【酒方來源】《江蘇中醫》
橘子酒
【藥物配比】橘子(炒去皮)
【功能主治】治打撲腰痛,惡血蓄淤,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服二錢七,酒調服,未知,再作。
【自製方法】上藥研細。
【酒方來源】宋·《三因極一病證方》
麻根汁酒
【藥物配比】大麻根及葉(生者去皮上)3斤
【功能主治】打傷、跌傷等引起的多種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藥汁與酒各半盞,溫眼。
【自製方法】上1味,細切,搗絞取汁,酒煎服。
【酒方來源】宋·《聖濟總錄》
續筋接骨酒
【藥物配比】透骨草10g大黃10g當歸10g芍藥10g丹皮6g生地15g土狗(碎)10g土虱30g紅花10g自然銅末3g
【功能主治】跌傷,打傷。
【用法用量】每日用一份藥酒送服自然銅末1g。
【自製方法】上10味,除自然銅,其餘粗碎,用好酒50ml煎取一半,去渣,候溫,分作3份。
【酒方來源】《藥酒驗方選》
菊三七藥酒
【藥物配比】菊三七100g30%乙醇適量
【功能主治】散淤止血,解毒消腫治大骨節及跌打損傷,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
【自製方法】將菊三七幹燥,粉碎成粗末,用30%乙醇1000ml浸漬7—10日,過濾,補充少許溶劑繼續浸漬藥渣3日,過濾,添加至1000ml即得。
【酒方來源】《中藥製劑彙編》
酸痛藥酒
【藥物配比】澤瀉12g赤芍10.5g桂枝尖乳香沒藥川烏草烏杏仁木紅花五加皮正錦紋牛膝骨碎補各9g木瓜小金英白芷各7.5g歸尾生地黃羌活梔子黃柏各6g樟腦蘇木各3g95%乙醇800ml
【功能主治】用於非炎症所致的四肢酸痛,如打傷、壓傷、擊傷所致皮下出血扭傷,劇烈運動和長途步行所致的酸痛。
【用法用量】將患肢用熱水洗淨擦幹,用棉球或棉簽浸藥酒塗擦患部(麵積須超過3—5cm)每日1—5次。
【自製方法】先將上列草藥投入鍋內加水1L煮沸1小時(約剩200ml)。取出該藥裝入大口瓶內加95%乙醇500ml泡3日(應經常搖動),濾出藥酒即可應用,然後再將此藥渣投入鍋內加水0.5L煮沸l小時(約剩150ml),再取出該藥裝入瓶內加95%乙醇300ml泡3日,(也應經常搖動)過濾後就可應用(最好是把兩次的藥酒混合在一起應用)。
【酒方來源】《中級醫刊》
化淤止痛酒
【藥物配比】生地黃汁250ml酒0.5L丹皮30g肉桂(去粗皮)30g桃仁(去皮尖炒)30g
【功能主治】傷損淤血在腹。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溫飲一二小杯,不拘時。
【自製方法】將桃仁、丹皮、肉桂搗為細末,與生地汁用酒煎數十沸,取下候冷,去渣,收儲備用。
【宜忌】孕婦禁服。
【酒方來源】宋·《聖濟總錄》
地黃丹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