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方來源】《山東中醫雜誌》
急性扭挫傷
跌打風濕藥酒
【藥物配比】勒黨根75g小顆薔薇根7.5g山花椒根40g
【功能主治】散風祛濕,活血止痛。用於急性挫傷,風濕性關節痛,腰部勞損。
【用法用量】急性扭挫傷,口服。首次100ml,以後每次50ml,每日2次。同時適量外擦。風濕關節痛,腰部勞損,晚睡時服100ml,或每日2次,每次50ml。20日為一療程,病重者可連續服一二個療程。出現咽喉燥熱,停藥數日後,可繼續服用。
【自製方法】上藥用三花酒(50度白酒)0.5L浸半個月後即可用。
【酒方來源】《中藥製劑彙編》
梔黃酒
【藥物配比】梔子60g大黃乳香沒藥一支蒿各30g樟腦餅1個(約7g)白酒適量
【功能主治】治療各種閉合性軟組織損傷,挫傷,撞傷,無名腫毒,肋間神經痛。
【用法用量】以軟組織損傷的範圍、疼痛麵積的大小,剪相應大小的敷料塊浸入藥液,擰成半幹,敷於患處,再蓋以敷料,用膠布固定,24小時換藥1次,輕者一二帖愈。重者2—4次即愈,用4次以上無效者則停用。
【自製方法】將上藥裝入瓶內,加白酒適量(以淹沒藥物為度)浸泡二星期,密閉。
【宜忌】禁內服,孕婦慎用。
【酒方來源】《四川中醫》
建曲酒
【藥物配比】建曲100g黃酒200g白酒200ml
【功能主治】急性腰扭傷。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50ml,也可依自己酒量飲用。
【自製方法】上3味共合一處,泡2小時即成。
【酒方來源】《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1,(2):39
按:建曲常用於消化不良症,用治腰痛者甚少,查李時珍《本草綱目》有:“閃挫腰痛者,煆過淬酒溫服有效”的記載。
神曲酒
【藥物配比】神曲
【功能主治】治挫閃腰痛,不能轉側。
【用法用量】服後仰臥片刻,見效再服。
【自製方法】陳久神曲一大塊,燒通紅,淬老酒,去神曲。
【酒方來源】明·《普濟方》
穿山龍藥酒
【藥物配比】穿山龍600g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用於跌打損傷,扭腰岔氣,風溫證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2次。
【自製方法】取穿山龍切成片,加50%乙醇1000ml,(或白酒1000ml)浸泡15日,過濾,濾過液放置室溫下,靜置48小時,再過濾,得濾液分裝,每瓶100ml或200ml。
【酒方來源】《遼寧醫藥》增刊
韭菜酒
【藥物配比】生韭菜或韭菜根30g黃酒100ml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治急性閃挫性扭傷的氣滯血阻,心痛及赤痢。
【用法用量】趁熱服之,每日一二次。
【自製方法】煮沸,或韭汁調酒。
【酒方來源】清·《壽世青編》
按:韭之名始見於《詩經》,性味辛溫,有溫中,行氣,散血,解毒之功,能治胸痹,痢疾,跌打損傷等症,也治吐血、衄血、尿血,故可作食治。
桂枝當歸酒
【藥物配比】桂枝15g當歸10g川芎10g紅花10g透骨草30g
【功能主治】活血溫經,消淤止痛。主治急性扭挫傷。
【用法用量】用棉球蘸酒浸液,搓洗患處,每日4—6次。
【自製方法】75%乙醇300ml,將以上諸藥放入酒精內浸泡24小時後備用。
【酒方來源】《河南中醫》
無敵藥酒
【藥物配比】黃芪60g人參30g菟絲子60g熟地60g杜仲50g續斷60g血竭60g炙乳香50g炙沒藥50g桂枝50g酒11
【功能主治】補氣養血,強筋健骨,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主治急性扭挫傷,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
【用法用量】適量飲服。
【自製方法】上藥用白酒浸泡而得。
【酒方來源】《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誌》
按:本藥係王子榮老中醫臨床應用多年的經驗方。
三七紅花酒
【藥物配比】三七紅花各10g乳香沒藥各20g梅片5g生川鳥生草烏各15g
【功能主治】溫經活血,主治急性踝關節扭傷。
【用法用量】用棉球將藥酒塗於患處,再用紅外線燈直接照射20分鍾,其間每隔5分鍾塗藥液1次。再以手法理筋整複。外敷自製新傷膏藥。以大黃,黃柏、黃芩各20g,血通、延胡索、白芷各10g。上藥共為細末,再加麝香0.5g,用醫用凡士調成膏。將膏藥於紗布上外敷,再用繃帶包紮固定,隔日換藥1次。並囑患者行走時宜足平地行走,不能用足尖或足跟著力,夜間睡時適當抬高患足。
【自製方法】上藥用60度紅高粱酒1000ml,浸泡10日以上。
【酒方來源】《四川中醫》
紅花酒煎
【藥物配比】紅花30g梔子20g桃仁20g芒硝60g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消腫止痛,治療關節扭傷。
【用法用量】將本品以紗布浸之濕敷,傷後24小時內冷敷,一日4—6次,十日為一療程。同時施以柔順按摩法,即采取與纖維方向平行的手法,由近端向遠端或由遠端向近端理順肌纖維,之後用石膏托、紙板或膠布、繃帶等外固定損傷關節,限製活動。
【自製方法】上藥共研粗末,加白酒適量,浸泡30分鍾許,微火煎煮10分鍾,取其濾液。
【酒方來源】《實用中西醫結合雜誌》1996,9(4):230
骨折
接骨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