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滋補強壯,舒筋活血,健脾和胃。用於身體虛弱,脾胃不振,精神委靡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ml,1日2次。
【宜忌】孕婦忌服,高血壓者慎用。
【酒方來源】《新編中成藥》
參茸酒
【藥物配比】人參60g鹿茸30g防風3g鱉甲3g萆薢3g羌活3g,川牛膝3g獨活3g杜仲3g白術3g玉竹3g當歸5g秦艽6g紅花6g枸杞子6g丁香2g
【功能主治】溫陽益氣,育陰和血,祛風除濕。
【用法用量】每次一小盅,每日一二次。
【自製方法】用多年儲存的陳燒酒10L,將藥料入酒內封固,存數年,將藥料溏出,加入冰糖12g,燒酒1L,兌後使用。
【酒方來源】《清太醫院配方》;《治療與保健藥酒》
參茸酒Ⅱ
【藥物配比】白酒8L白糖800g菟絲子60g牛膝40g熟地黃40g肉蓯蓉40g鹿茸20g人參20g附子(製)20g黃芪20g五味子20g茯苓20g山藥20g當歸20g龍骨20g遠誌(製)20g紅曲10g製成9190g
【功能主治】滋補強壯,助氣固精。用於氣血虧損,腰酸腿痛,手足寒冷,夢遺滑精,婦女血虧,血寒,帶下淋漓,四肢無力,行步艱難。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ml,1日2次。
【宜忌】孕婦忌服。
【酒方來源】《新編中成藥》
地黃枸杞酒
——原名“在黃醴”
【藥物配比】大熟地(曬幹)8兩枸杞(用肥極者,烘澡以去潤氣)4兩沉香(或用白檀3錢也可)1錢
【功能主治】治男女精血不足,營衛不充。
【用法用量】適量飲服。
【自製方法】上藥1料,可用高度燒酒10倍浸之,不必煮,僅浸10日後,服完又用酒六七斤,浸半月再用。
【酒方來源】清·《成方切用》
雞血藤酒
【藥物配比】雞血藤膠250g雞血藤片400g
【功能主治】補血活血,舒筋通絡。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一二杯。
【自製方法】上藥置於淨瓶中,用醇酒1L浸之,封口,經7日後開取。
【酒方來源】《藥酒驗方選》
扶衰仙鳳酒
【藥物配比】肥線雞1隻生薑4兩膠棗05斤
【功能主治】治男女小兒諸虛百損,五勞七傷,瘦怯無力及婦人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將雞、酒連薑、棗空腹隨意飲服。
【自製方法】將雞用繩吊死,褪去毛、屎不用,切成四大塊,再入薑、棗,用好酒五六壺,共3味裝入一大壇內,將泥封固壇口,重湯煮1日,涼水拔去火毒。
【酒方來源】明·《萬病回春》
雞蘇酒
【藥物配比】雞蘇
【功能主治】補益。
【用法用量】適量常服。
【自製方法】用雞蘇釀酒。
【酒方來源】明·《普濟方》
補氣養血酒
【藥物配比】破故紙30g熟地30g生地30g天冬30g麥冬30g人參30g當歸30g川芎30g白芍30g雲茯苓30g柏子仁30g砂仁30g石菖蒲30g遠誌30g木香15g
【功能主治】補氣血,養心腎,健脾胃,益老人。適用於氣血不足,心脾虛弱,怔忡健忘,頭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日不拘時溫飲10—20ml。
【自製方法】上15味藥,搗碎,用白布袋儲,置於瓦器中,浸入好酒2L,放火上煮熟,去渣,候冷,收儲備用。
【酒方來源】《藥酒驗方選》
補益酒
【藥物配比】肉蓯蓉90g肉豆蔻15g山萸肉45g丹砂(細研為末,另包)10g
【功能主治】肝腎虛損,腰腿軟弱,頭昏目眩,神誌恍惚。
【用法用量】早、晚空腹溫飲一二小盅。
【自製方法】前3味藥,搗碎,合丹砂,置於瓶中,用好酒1L浸之,封口,經7日後開取。
【酒方來源】《藥酒驗方選》
虎骨健身養心酒
——原名“虎骨酒”
【藥物配比】虎脛骨(酥炙)1兩黃耆(剉)桔梗(炒)酸棗仁(炒)茯神(去木)羌活(去蘆)石菖蒲遠誌(去心)芎牛膝(酒浸1宿,切,焙)熟地黃(焙)萆薢蓯蓉(酒浸1宿,切,焙)附子(生去皮、臍,以新汲水浸半日,又破作2片,換水浸1日,焙幹)石斛(去根)各1兩防風(去叉)羚羊角(鎊)各05兩
【功能主治】補養肝腎,調順血氣,補虛排邪,理腰膝風痹,皮膚麻木或重著,步履艱難,久服去健忘,益心氣,清頭目,定神魂。
【用法用量】每次溫飲1盞,每日2次,服盡,再添酒5L浸。
【自製方法】上藥剉細,以生絹袋盛,入醇酒1鬥浸之,密封瓶口,春夏3日,秋冬7日。
【酒方來源】宋·《聖濟總錄》
人參薑蜜酒
——原名“人參酒”
【藥物配比】人參新鮮老薑各80g蜂蜜100g米酒1800ml
【功能主治】大補養身。
【用法用量】適量飲服。
【自製方法】將整支人參和生薑片浸入酒中,並倒入蜂蜜3周後即可飲用,2個月後味減,原料不必取出可連續泡製。
【酒方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參茸補血酒
【藥物配比】黨參240g人參16g鹿茸16g三七(熟)8g熟地黃240g白術(麩炒)160g茯苓160g當歸160g白芍(炒)160g川芎80g肉桂80g黃芪(蜜製)240g甘草(蜜製)80g白酒1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