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這麼說:“教師要站穩講台、站好講台。”一直以來,“講台”在教師們習慣的思維中,具有“獨有的舞台”的定論。也許就是因為這個根深蒂固的觀念,使得教師把著課堂話語權不放。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線教師這樣埋怨:“這些孩子學習一點也不主動,都不願發言,對課堂上的討論不投入,很難有效開展……”其實,如果教師站在學生的立場,反思以上問題,不難發現問題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教師身上。請看下麵兩個細節案例,兩位教師教學的內容都是二年級下冊《識字2》中“竹筏、鸕鶿、畫廊”一組詞語。
【案例一】
教師承接上一組詞串“象鼻、駱駝、筆架”的學習,深情過渡說:“欣賞完桂林千姿百態的山,下麵,我們一同去欣賞桂林迷人的水上風光。”教師依次指名三位學生讀“竹筏、鸕鶿、畫廊”,學生讀完後教師出示漓江竹筏漂流圖,問:“你看到了什麼?”學生饒有興致地舉手,用並不完整的語言回答自己看到的山、遊人或者竹筏。接著,教師介紹漓江竹筏遊以及自己遊玩的體驗,請學生想象遊人在竹筏上的心情,並指導用快樂的心情讀好“竹筏”。然後,教師切換圖片至“鸕鶿捕魚”場景,先請學生說說“看到了什麼?”後由教師介紹鸕鶿的生活習性和捕魚特點。第三個詞語“畫廊”是在圖片欣賞和教師優美的語言“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出示,教師的情境語言替代了對“畫廊”詞義的講解,再請學生個別朗讀,集體朗讀。
【案例二】
教師問:“這一組詞語你能讀正確嗎?”
學生紛紛舉手。教師請一組學生開火車讀。(教師及時從聲音、發音、停頓、節奏等方麵點評)
教師接著問:“你對哪個詞語特別感興趣,快上來向同學介紹介紹。”
學生激動不已,小手如林,教師請三位同學分別上講台向同學介紹。第一位學生拿著自己遊漓江的照片,介紹了自己對“竹筏”的認識,談了自己坐在竹筏上漂流的真切體驗。台下的同學踴躍舉手給台上的同學補充,有的補充竹筏的製作、用途,有的補充自己坐竹筏的別樣體驗。第二位學生拿著《十萬個為什麼》上台介紹鸕鶿,下麵的同學同樣憑借自己的了解,紛紛給台上的同學補充;甚至有一位女同學補充了自己如何記住“鸕鶿”兩個字的方法。第三位同學手拿《桂林山水畫冊》上台,請同學猜猜“畫廊”指的是什麼?台下的同學又一次被激發起發言的欲望,有的說“掛著畫的走廊”,有的說“專門辦畫展的房間”,有的說“畫滿畫的長廊”。這位小同學大度地肯定同學講得都正確,然後十分神秘地提出“那麼這裏的畫廊是指什麼”的問題。通過猜謎語似的生與生互動交流,這位同學將自己的畫冊在視屏展台上展示,並告訴大家,這個“畫廊”就是指桂林,桂林的風景優美,就像畫廊。
站在講台下的教師激動地邊鼓掌邊走上講台,在黑板上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竹筏水上漂,人在畫中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教師板書的句子。
【案例分析】
相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設計。案例一,教師對教的活動作了精心設計,利用媒體輔助教學,營造課文的情境以引導學生感知理解詞語,但是這種比較有結構的設計,講台下的學生卻學得十分零散,沒有一點結構。雖然教師深情地、投入地講授著,但觀察台下學生的表情神態,個個安靜地聽著、看著、讀著,很少有學生表現出語言表達的欲望,學生的學顯得比較呆板、單調。案例二中的學生與之截然不同,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問題的根源就在於細節。案例一中的課堂教學沒有從“以教定教”轉變為“以學定教”,這位教師對課堂是一廂情願,隻關注了自己“要教什麼,想怎麼教”,忽視了學生“要學什麼,怎麼學。”學生隻是聽教師講,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看教師的多媒體課件,這樣的語文學習活動很難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喚起學生的效能感。案例二中的教師顯得非常睿智,將自己的舞台讓給學生,因為教師的信任和鼓勵,大大提高了學生“我要學”“我會學”“我能教”“我想參與”的意識和主動性。從兩個同課異構的細節案例中不難看出,學生主動地學遠比教師一味地教有效,教師麵麵俱到地講遠不如讓學生七嘴八舌地探討交流來得有效。
以上兩個細節案例可以給我們這樣的啟示: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講台讓給學生,學生就能給教師無限的精彩。教師給學生一定的課堂空間,學生就能給教師意想不到的可能。“凡是兒童自己能想的,應該讓兒童自己想”“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兒童自己做”(陳鶴琴語)學生自學能會的教師堅決不要講,可講可不講的一般不講,非講不可的一定要精講,務必講到點子上。課堂是學生學習的場所,教師應該將學習的時間、說話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多學、多思、多說,千萬不能讓自己的話語霸權埋沒了學習的真正主人。三尺講台,同樣是學生的舞台。
(作者單位:太倉市經貿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