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關注健康,與輻射說再見(3)(2 / 3)

可是,因為受到電磁波輻射,BBB係統失靈了,原來必須過濾掉的東西都糊裏糊塗地進人腦內。這個令人震驚的研究結果發表於2001年9月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的國際會議上。法國波爾多大學的奧比諾博士在論文中公開了這個發現。奧比諾博士花費了大約21億日元的研究資金,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對大白鼠進行電磁波照射,並測定對腦的破壞。

奧比諾博士對大白鼠的腦部分別采用相當於2.0W/kg0.5W/kg、0.15w/kg的局部SAR值手機電磁波進行輻射,發現即使隻有0.5W/kg,BBB也遭到毀滅性打擊,喪失了過濾淨化血液的功能。

奧比諾博士的報告所引起的震動可想而知。日本管轄通信電波的郵政省慌慌忙忙發表見解說:“手機電波短時間使用不會引起腦的障礙。”這個意見在NHK晚上9點新聞節目中播放以後,引起許多質疑。

觀眾提出:短時間不會引起障礙,那麼就是長時間會產生障礙。

短時間和長時間的界限怎麼區分?

也有觀眾提出更加苛刻的意見,認為電視台本身也是大量釋放電磁波的汙染源,所以一談到電磁波汙染,電視台立即迫不及待地辯護和作安全宣傳。

在此之前的1997年,瑞典的巴提爾·巴鬆博士也曾經做過類似的試驗。他對1002隻大白鼠進行了分組對照實驗。對其中630隻用接近手機強度的電磁波進行輻射,另一組372隻作為對照組。令他感到吃驚的是,對前一組僅僅用了相當於手機電磁波輻射基準的1/10000萬的強度,就出現了與對照組不同的反應。

二、導致腦神經細胞減少

科學家在調查BBB功能遭到破壞的時候,還發現了在電磁波輻射之下,被破壞了的神經細胞數量增加了。也就是說,正常健全的神經細胞卻因此而減少了。

參加研究的專家認為,這樣數量的神經細胞減少,不會立即反映在人體健康症狀方麵,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顯示出早期癡呆等症狀。共同研究的萊夫-薩爾夫德博士指出:“正在成長中的年輕人每天不斷使用手機,不能否認數十年後進人人生中年時期,由此造成的各種影響會表麵化。”

其實,用不到數十年之後,現在就有許多人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而出現了頭疼、健忘等症狀。

瑞典對1.2萬名,挪威對5000名手機使用者分別進行了免疫學調查。結果表明,1天中通話時問越長,越容易出現頭疼症狀。其中:

以l天之中通話時間不足2分鍾為參照對象。

1天之中通話時間在2分鍾以上15分鍾以下的,出現頭疼症狀者是參照對象的1.49~1.94倍;1天之中通話時間在15分鍾以上60分鍾以下的,出現頭疼症狀者是參照對象的2.50~3.3l倍;1天之中通話時間在60分鍾以上的,出現頭疼症狀者是參照對象的2.83~6.39倍。

此外,在韓國、美國、澳大利亞都有調查報告反映使用手機後出現頭疼目眩症狀。

芬蘭的科學家進行了人腦血管細胞的有關實驗。實驗表明,由於受到電磁波輻射,BBB發生了異常變化。實驗使用接近手機頻率的電磁波,按照2w/kg(體重)的基準比例在穩定不變的輻射強度條件下連續照射了1小時,這時,防禦腦保護層BBB的酵素出現了變質。這意味著有害物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浸透腦細胞,正常健康的腦神經細胞必然隨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