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田先生還透露,一些大醫院近年使用x射線手提機給患者開“小灶”,整個病房的人,甚至病房門口、隔壁的人群都會受到x射線的強烈照射。更為嚴重的是,一些學校和醫院合作,竟然把這種儀器拿到教室裏給學生做檢查。不僅沒人管,還被當做醫院服務患者的美德來宣揚。
問:X線防護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據了解,人體組織結構的密度可歸納為3類:屬於高密度的有骨組織和鈣化灶等;中等密度的有軟骨、肌肉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組織及存在於呼吸道、胃腸道、鼻竇和乳突內的氣體等。
人體組織結構和器官形態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其厚與薄的部分,或分界明確,或逐漸移行。厚的部分,吸收X線多,透過的X線少,薄的部分則相反。人體各部位細胞對x射的反應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為敏感。輻射能夠引起生殖細胞遺傳物質的變化,形成遺傳效應。
這種變化表現為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近年來,對輻射的遺傳效應有了一些新的認識,認為在小劑量範圍內對遺傳方麵的影響不大。
如何防護X線?
X線穿透人體將產生一定的生物效應。若接觸的x線量過多,超過容許曝射量,就可能產生放射反應,甚至產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損害。
但是,如X線曝射量在容許範圍內,一般影響極小。人們不必因為輻射而拒絕必要的X光和CT檢查,更不必為此連醫院放射科的區域都不敢進。
技術方麵:可以采取屏蔽防護和距離防護原則。屏蔽防護是指使用原子序數較高的物質,常用鉛或含鉛的物質,作為屏障以吸收不必要的X線。距離防護是指利用X線曝射量與距離平方成反比這一原理,通過增加X線源與人體間距離以減少曝射量。
從X線管到達人體的X線,有原發射線和繼發射線兩類,繼發射線是原發射線照射穿透其他物質過程中發生的,其能量較原發射線小。
通常采用X線管殼、遮光筒和光圈、濾過板、熒屏後鉛玻璃、鉛屏、鉛橡皮圍裙、鉛手套以及牆壁等,進行屏蔽防護。增加人體與X線源的距離以進行距離防護,是簡易的防護措施。
患者方麵:沒有特別需要陪護的患者,家屬不必一起跟去做檢查,這樣受輻射完全不必要。醫務人員不能因為患者和受檢者僅僅是來醫院檢查一次而忽略對他們的保護;受檢者也要有自我保護意識,拒絕不合理的醫療照射。為了避免不必要的x線曝射和超過容許量的曝射,應選擇恰當的x線檢查方法,設計正確的檢查程序。每次x線檢查的曝射次數不宜過多,也不宜在短期內做多次重複檢查(這對體層攝影和造影檢查尤為重要)。在投照時,應當注意投照位置、範圍及曝射條件的準確性。對不需要檢查的部位應穿戴防護用品(鉛圍裙、鉛圍脖、鉛帽、鉛眼鏡、鉛手套、防護裙等)遮蓋。
放射線工作者方麵:應遵照國家有關放射防護衛生標準的規定製定必要的防護措施,正確進行x線檢查的操作,認真執行保健條例,定期監測射線工作者所接受的劑量。在x線環境工作時要穿戴鉛圍裙、鉛圍脖、鉛帽、鉛眼鏡、鉛手套、鉛麵罩及性腺防護裝置等,並利用距離防護原則,加強自我防護。
(第五節)輻射防護工具
一、根據測試結果選用電磁個體防護設備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家用電器,彩電、錄像機、VCD、家用電腦、微波爐、電磁爐、無繩電話、手機等也相繼進人千家萬戶,這些家用電器和電子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都會向環境空間發射與泄漏一定強度的電磁波,電磁輻射已成為第四大汙染。因此,許多研究機構和生產廠家都在相繼研究開發防電磁輻射的民用產品,以減少電磁輻射對人類健康的危害。現在看來,穿著防電磁輻射的服裝是比較方便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