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會計製度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銜接對策(1 / 3)

新會計製度下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銜接對策

教育經濟

作者:張偉

【摘要】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對高等學校的會計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製度的規定下,高校固定資產的相關規定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本文以新版《高等學校會計製度》為背景,分析新製度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造成的影響,提出新舊製度過渡期間固定資產管理的銜接對策,更好地落實新製度對固定資產的要求,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效率。

【關鍵詞】 高等學校 會計製度 固定資產 管理 銜接

我國高等學校教育近年來呈現出生源多、類型寬、覆蓋麵廣的特點。實行義務教育政策以來,大部分的學生都有機會進入高校繼續深造。伴隨著經濟飛速發展對人才的渴求,高校近年來逐步擴大招生,在基礎設施和師資力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過去高校會計工作的開展主要參照1997年頒布的《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以及舊版《高等學校會計製度》,與高校現在所處的發展背景存在著非常大的差異。新舊《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差異體現在固定資產的管理方式上,舊版製度中固定資產不提折舊,其指導思想是認為高等學校固定資產不以盈利為目的,且不創造經濟效益,因此任何的折舊都是國有資產流失的體現。如今市場經濟觀念深入人心,雖然高等學校仍然是公益職能單位,但是傳統的以固定資產原值反映固定資產價值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固定資產管理的需要,改變迫在眉睫。新版《高等學校會計製度》重點強化了固定資產的管理辦法,以規範化、製度化和科學化的指導思想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重新進行了定義。新製度最大的特點是參照企業固定資產的管理辦法,對部分固定資產計提折舊。高校固定資產折舊辦法的實施表明,政府逐步重視高校對固定資產的利用情況,考察固定資產在高校教育中發揮的經濟效益,通過折舊等一係列企業式的管理辦法來促進高校的固定資產管理效率。

一、新製度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

新《高等學校會計製度》在2014年初正式施行,同十幾年前的舊版製度相比,新製度對會計信息的要求更高,對會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較大的改變。新製度中固定資產管理辦法是財政部重點改動的環節,表明了政府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期望。

1、更加準確的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質量中的準確性是會計工作最基礎的目標。雖然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認真負責,但是由於製度的缺陷使得會計人員在生產會計信息時難以準確地反映出高校固定資產的真實狀態。該種情況下會計信息準確性的缺失是由舊製度規定所導致,會計從業人員無法避免。新製度針對管理辦法的落後,對相應規定做出了調整。新製度引入了權責發生製原則,更加準確地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價值。權責發生製同收付實現製相比,有效抑製了固定資產虛增,按照經濟業務實質對固定資產進行入賬,並且準確反映出後期維修、改造資產價值增加等情況。權責發生製關注固定資產經濟業務發生時間,明確了固定資產後續折舊、改造等情形的節點,提供了更加準確的固定資產會計信息。權責發生製在高校的運用尚屬首次,因此對會計人員在思想、專業技能水平、管理方式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2、範圍縮小,管理從嚴

以前固定資產的管理範圍較廣、明細較多,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呈現出多而雜的特點。新製度為了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果,以少而精的指導思想,對固定資產重新做了定義。新製度中固定資產的價值標準得到提高,並且把一些數額較大,但達不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資產列為了存貨,減少了固定資產管理的數量,使得固定資產的管理更加合理。如今固定資產少而精的管理方式要求會計人員集中精力管理好固定資產。雖然固定資產的範圍有所減小,但是對管理方式和方法的要求都提升了一大截,對管理人員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